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德化警方破获系列拐卖儿童案 身份成谜31名儿童难回家
qz.fjsen.com 2011-06-17 06:39  史国亮 吕波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安置方式 2

寄养在原收养家庭

早报2009年12月曾报道,安溪县“2009·2·22”李某基特大拐卖儿童案中29名儿童被解救出来,当时因一时找不到其亲生父母及具体来源,他们在经DNA数据采集后被暂时寄养在买主家庭中。为此,这些家庭还与安溪县打拐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签订保证书,承诺一旦找到被拐孩子的亲生父母,抱养人将无条件地将孩子交还。

市公安局打拐办相关人士介绍,被解救的婴幼儿寄养在原收养家庭,这是目前各级打拐行动中主要采取的方式。“这主要是从不让孩子受二次伤害的角度考虑。”

据悉,被解救婴幼儿在找到亲生父母前,仍寄养在买主家庭,买主家庭应到公安部门做笔录,与打拐成员单位签订保证书,保证一旦找到被拐孩子的亲生父母,抱养人将无条件将孩子交还其亲生父母。

安置方式 3

寄养在当地福利院

被解救儿童的另一种安置方式,就是暂时寄养在福利院。在办理“2011·1·14”专案中,德化警方将解救出的被拐儿童及时交由民政部门安置在福利院等处。

不过,安溪警方有关人士介绍,安溪等地没有孤儿院,泉州市福利院只接收3岁以上的被弃儿童,泉州鲤城区福利院只接收本辖区弃婴,而且一次性将数十名甚至上百名婴儿送进福利院也将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如何妥善安置这些解救出来的被拐卖儿童成为难题。

对此,有人提出,近年来,泉州警方不断加大对拐卖婴儿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他们希望在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大被拐卖儿童社会救助力度,解决日益突出的被拐卖儿童抚养问题,使无法找到父母的孩子得到妥善安置、健康成长。

专家访谈

心理医生:避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早报心理辅导专家团成员、180医院心理服务中心李萍妹认为,被拐儿童获得解救后,无论采取何种安置方式,都应尽量保护孩子,避免给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李萍妹表示,从儿童的心理发展而言,0岁到3岁或5岁,是孩子与成人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段,如果这段时间内,孩子与已建立依恋关系的父母分离,则容易形成分离焦虑,且年纪越小,这种分离焦虑对小孩造成的伤害越大。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被解救儿童经相关部门安排到合适的收养家庭,孩子仍处于建立依恋关系的年龄段,内心的认同感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强,而新的收养家庭又能给他们足够的爱和关怀,他们能够通过新的养育者形成新的认同感。

亲生父母千里苦寻儿,散尽家财,好不容易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可他们却选择留在养父母身边。

李萍妹认为,这是能够理解的。“在他的成长岁月中,也许并没有人跟他提起过他是被拐卖的,而当他知道自己是被拐卖的时,他的内心世界几乎倾塌了,他会认为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不是真实的,这个打击足以打破他此前对所有事件的认识。”

因此,李萍妹认为,收养家庭父母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告知孩子收养事实,“他们有知情权”。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