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电台开门钥匙 改良手机有大功能
用手机发短信开锁、在手机中植入应急通信和呼救定位搜寻系统、手机防沉迷系统……一些小发明家把目光投向身边的手机通信设备,让手机发挥更多功能。
泉州一中的刘涣然在手机中植入一个具有应急通信和利用无线电测向定位的呼救搜寻功能的模块,在自然灾害来临时,一旦通讯基站遭到破坏导致手机没信号,这款新功能手机可利用原手机内的电源等,在一定的时间(三到五天)在几百米的空间内建立起有效的应急通信和呼救搜寻系统,呼救模块可以在以莫尔斯电码向外发送“SOS”呼救信号,为营救受困人员提供更多机会。
忘记带钥匙,发个短信即可开门。泉州十中的施志君、高祥、黄清宇发明了多功能短信防盗锁,即在锁中加入GSM模块,门锁便会对手机短信作出反应。
分析: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创新能力的有无和强弱,固然需要相当的知识水平为基础,但“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几乎概括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它推动技术进步,它甚至是知识的源泉”。
倒退防撞帽 裤子助穿器
在遮阳帽上附加可调节的凸面镜,起后视镜的作用;在遮阳帽的帽夹上加装一个运动时可闪烁的彩色小灯,起警示作用……这样便组合成了倒退跑步防撞帽。来自泉州师院附小的林诗田从倒车镜得到灵感,发明出这样的防撞帽,帮助练习倒退跑的体育爱好者。
只要用心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学问。南安国光中学林雯针对腰身、腿脚不灵便的人,发明了裤子助穿器,把裤子套在机器上,人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脚尖对准裤腰口,拉动拉绳,就可以便捷地穿上裤子。
分析:人才的成长,是创新精神牢固树立的过程,小时候需要教育环境,长大后需要社会环境。自主创新不单单是培养精英人才,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全新机制,在造就精英的同时,让咱们的少年“发明家”参与其中,脱颖而出。
“大象”抢险 “海蜇”探测
在演示现场,一个长得像大象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大象长鼻子一甩,灵活地将球卷起,令参观者惊叹不已。原来,这是带柔性臂的可移动抢险机器人,机器人的机械臂模拟大象鼻子的工作机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比传统的多节机械臂更灵活、准确,可以在极度狭窄,甚至充满核辐射、浓烟、粉尘、噪音的环境工作。
这个机器人还有“眼睛”,它模拟人类视觉系统,能对环境采集图像,对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明者泉州七中的姜萱、潘伟伟告诉记者,这个机器人带有30万像素的摄像头,摄像头带6颗红外灯,夜视距离3—5米。
类似海蜇的机器人则是探测“先锋”。它的发明者李灿昭同学设计了大小两种类型,可执行近距离考察探测任务,具有定点悬浮、三轴运动、快速上升、可无限传输多个摄像头信号等功能。
分析:这些作品虽然看起来像天方夜谭,但“怪想种子”却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潜质。美国航空航天局专门成立了一个“先进概念研究所”,每年都资助12个极有创意的“科学狂想”,他们的一些重大航空航天科技研究成果就是来自于一些中小学生的奇思妙想。
- 2011-11-14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 有“技”不在年高
- 2011-11-09儿童产业危机季 创新专注提升终端高度是根本
- 2011-11-08巨轮机械技术创新造薄板 带动石材业整体提升
- 2011-11-08创新社会管理迫在眉睫 关爱员工打造幸福晋江
- 2011-11-08节能创新成业界主题 石材品牌欲出击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