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清代的晋江 体验一个私渡客的赴台历险记
位于晋江市博物馆的“清代晋江人过台湾码头”泥塑图。 秦越/摄
东南网-晋江经济报7月22日讯(记者 胡建志)东石乡、东石港、东石里、郭岑寮……今天,海峡东岸的一个个地名,打上了家乡晋江市东石镇的烙印。这些熟悉而古老的名字,是东石人口大迁徙的见证。
200多年前,在清廷的警戒森严下,东石人如何横渡险恶的黑水沟,冒死渡台的?他们背后有什么悲欢离合?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清代,看看一个私渡客的赴台历险记———
清乾隆五十五年 一个平民的渡台之路
1790年,清朝乾隆五十五年,晋江县东石石蛇尾码头。
天还没亮,鸡啼几声,一宿没合眼的蔡温友,看了看身边熟睡的三个儿子,又看了看在房间给他整理行囊的爱妻曾氏,不禁悲从中来,别过头,久久不发一语。
翻身起床的一刹那,他泪眼婆娑中看见妻子的脸伏在行囊上,小声地抽泣,单薄的身子瑟瑟发抖。“咱不去,行吗?”妻子缩到蔡温友背后,失声大哭。“这年头,村子里人口过剩,在咱这讨小海,是挣不了几个钱,况且家里好几张嘴在等着吃饭呢?”蔡温友一把抱住曾氏,柔声说道。“可是我怕,我真的好怕———”曾氏捂着脸呜咽着,没有继续说下去。“不怕,黑水沟虽险恶,但有九龙三公的保佑,好几个去台湾闯荡的族人不是平安回来了吗?”蔡温友表面上若无其事,内心却很煎熬,一想起今晨就要渡台,手脚发软。夫妇两人抱在一起,靠在墙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两句,一直挨到天明。一抹虚白的亮光透过窗户的缝隙照射进来,映在蔡温友的脸上,他揉了揉疲惫的眼睛,擦去妻子脸上的泪痕,又看了一眼床头的三个孩子,匆匆出门。
迎着熹微的晨光,身穿蓝布衫子的蔡温友,背着包袱,摸了摸怀揣的银票,穿过东石玉井悠长的小巷,悄悄地走向西边的石蛇尾码头。清晨的码头,宁静而忙碌,海面上漂流着乳白色的雾霭,从海上吹来的风带着一股潮湿的咸腥味和蒿草的气息。一来一往的商船停靠在码头,海面上,来来往往,都是船只。蔡温友登上了一艘开往台湾的大木帆船。一个矮墩墩的客头挡住人群,黑着脸逐个收钱,蔡温友讪讪一笑,交出了5块银票的船费。这可是他变卖家里值钱的东西换来的。
锚升起了,浆转动了,船儿缓慢地驶向海中央,推出重重浪花,码头上的人们不断挥着手,耳畔传来他们低沉的哭泣声。这是蔡温友多么熟悉的场面。多少次,他在码头目送族亲过蕃;多少次,他守在码头等待族亲的归期。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为别人等待的归人。只是这一天,倔强的他没让任何人到码头为自己送别。
蔡温友站在甲板上,看着船只掀起的浪花,看着雾气下波涛汹涌的大海,回头又看了一眼玉井小巷的方向,禁不住泪水涌出了眼眶。他对着天空,喃喃自语:“亲爱的妻儿,我是多么想念你们,待赚到钱后,我一定衣锦还乡,与你们团聚。”
在推推搡搡的人流中,一脸愁容的蔡温友缓缓走进船舱。不料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船舱里挤挤挨挨塞满了人,一个紧挨着一个地躺在竹席子上,潮湿闷热的船舱就像个大闷罐,只有几孔圆圆的小窗户,浸在吃水线下,黑幽幽的海水拍打着小圆窗户,连呼吸都不免困难。
- 2012-06-17一群南逃的人与一条东去的江 穿越1700年前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