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外来妹”成了调解“明星” 成功率达98%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11日讯(通讯员 肖咸强 庄子瑜 蔡江彬)林秀圭,南平人,早年嫁到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诚峰村,被村里人称作“外来妹”。2006年,她当选为诚峰村专职调解员,为了第二故乡的平安和谐,常年奔波在大街小巷。6年来,林秀圭制作完整规范的调解文书136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61起,调解成功率达98%,其中处理了跨镇村难案16起,化解信访老户案4件,帮教刑释解教人员42人,未有一人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她成了当地有名的调解“明星”。
“为一句话,要走上十来趟”
近日,当笔者在峰尾镇综治办见到林秀圭时,她刚忙完一起宅基地纠纷事件的调解。“一直在跑,停都停不下来呀。”面对笔者,49岁的林秀圭连称调解工作是她的分内事。
诚峰村人口1.2万多人,村民宗族观念强,社情纷繁复杂。近年来,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群众对调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林秀圭说:“我24岁就嫁到峰尾来,和街坊邻居生活在一起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虽然我当调解员事多繁杂,有时候跑起来顾不上家里的事,但乡亲们矛盾纠纷解决了,大家都快乐,我也很快乐。”
在随身携带的调解记录本封面上,林秀圭都会写上“依法依规依俗,合情合理合心”一行字。哪怕是“芝麻大小”的矛盾纠纷,村民只要找林秀圭调解,她从不厌烦,耐心地处理,详细地做好调解笔记。她公正、细致的调解方式得到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诚峰村男子刘某与前亭村的林某于2009年底订下婚约,后刘某因故要求解除婚约,林某及家人时常上门讨“说法”,双方最终发生严重争执。林秀圭代表村调委会主动介入,但双方分歧较大,林某也越来越情绪化,还时常出现过激行为。“不管是谁找到我,我一定尽心为他们排忧解难。”林秀圭不时提醒自己要兑现选聘会上的承诺,她一次次踏进林某家的大门,聆听她的倾诉,耐心做思想工作。最后林某打开了心结,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
“有时为了一句话,我要走上十来趟。”林秀圭感慨道。圭东小区刘某玉和邻居刘某珍因小事起纠纷,刘某玉恶语相向,两家就此结怨。林秀圭代表村调委会主动上门调解,倾听两家之言,不厌其烦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了解到刘某珍的诉求只是为了一句道歉,林秀圭十几次登门劝说刘某玉,最终刘某玉向刘某珍认错,邻里重归于好。
“社区矫正,要用真诚感化人”
林秀圭不仅是专职调解员,还是一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于失足犯错的人,不能只是法律惩罚,我们更要做好矫正工作,用真诚去感化他们。”她说,要让失足犯错的人感受到关爱,才能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重新融入社会。
诚峰村的刘某川因年少无知触犯法律,被依法判处缓刑。林秀圭到刘某川家走访时,发现他家境贫困,父亲瘫痪在床,母亲离家出走,4个兄妹中除了在外打工的老大有户籍,其他3个因没有户籍、没办身份证,找工屡屡受挫。“先得把‘黑户’的帽子摘掉,这3个兄妹才能正常工作生活。”于是,林秀圭马上向泉港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反映,帮助刘家三兄妹顺利办理了户籍,拿到个人身份证。
林秀圭把刘家三兄妹当作自己的孩子,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四处奔波帮他们找工作。有一次,刘某川的姐姐生了重病,需要到省级医院治疗,林秀圭帮忙办理转院手续,并不时到医院看望,悉心照料。这一切,让失去母爱的刘某川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慢慢地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配合林秀圭的帮教,并逐渐走出心理阴影,努力接受改造。社区矫正期间,刘某川除了在家照顾父亲外,也在当地做些杂工贴补家用。每逢节假日,林秀圭就会到刘某川家中走访,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现在这一家子视林秀圭为亲人,亲切地叫她“林大姐”。
林秀圭的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2008年,林秀圭被推选为省示范人民调解员候选人,她还多次获得“区综治先进个人”、“区优秀调解员”等称号。目前,峰尾镇正计划设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林秀圭调解室”。
- 2012-11-09石狮交通事故巡回法庭 “三调联动”化纠纷
- 2012-11-06石狮交管大队力推“多元调解” 成功解调683起
- 2012-10-15父亲交通肇事 儿子不满调解纠集同伴砍人获刑
- 2012-10-15香港货轮货品少了20吨 泉州边检帮协调按时出境
- 2012-09-18悉心调解化干戈为玉帛 泉州共有调解员17537人
- 2012-09-16泉州9月底前人民调解网络全覆盖 推行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