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泉州湿地 候鸟们“春天”的乐园(图)
红嘴鸥,捕鱼瞬间
滩涂盛宴
12月6日清晨7点,初升的太阳撒满滨海公园外广袤的滩涂。
几只赤颈鸭,浮在沟壑水面,一动不动地享受着“酒足饭饱”之后的恬淡时光。但远处的红嘴鸥和白腰鹬,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依然追随着潮水,埋头寻觅着自己心中的美味,只到潮水再次涨起,淹没了整个滩涂才肯罢手。
白腰鹬有着长长的尖嘴,觅食时将嘴深深插入泥土,用力一提,长长的底栖生物尽收囊中,少有失手。
黑嘴鸥却完全不同,它们更愿意盘旋在空中,展开的双翅迎风摆动,目光傲视着地面一只招潮蟹的一举一动,锁定目标,迅速俯冲。
而泉港滩涂上的黑腹滨鹬,也有着自己的风格。十几只为一群,疾走急停,将长嘴插进小洞中,捕食招潮蟹。正餐过后,泥里还有螺类、蠕虫、沙蚕作为饭后甜点。
为了适应食物和生存的需要,鸟类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嘴型,或长或短,或阔或扁。无论什么样的形状,鸟嘴的前端都有着敏锐的感觉系统,我们很难用肉眼看见的底栖生物,它们也能轻易收入囊中。
留鸟纷飞
根据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今年的统计,三趾鹬300只,白腰鹬450只,这两种水鸟都达到了国际重要湿地标准的数量。而在桃花山上、顺济桥边、西湖湖畔,白鹭的身影也很常见。这种曾因人类滥捕而濒于绝灭的鸟类,在人们严格的保护措施下,数量又有所恢复。
12月7日中午,晋江深沪湾湿地,翻滚的潮水将海里的小鱼不断冲上水面,成为白鹭们觅食的天堂。50多只白鹭踏着浅浅海水,缓缓地交叉着细长的脚步,寻找着美食。
陈友铃教授说,白鹭、池鹭等夏候鸟中,繁殖鸟占总种数近半,它们大多已留在泉州,成为留鸟,终年常见,而一些冬候鸟如苍鹭已经证实在泉州湾繁殖。
根据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管理处方面的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保护区保护力度加大,鸟类的居留型会产生变化,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多,更有希望迎来如黑脸琵鹭等濒危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