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高新区争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新优势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属的鲤城高新区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试点工作周期3年,即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此次入选,是鲤城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新突破。
鲤城高新区位于鲤城区江南新区腹地,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于2001年11月开园建设,2003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目前为泉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鲤城高新区在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创新能力、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等方面得到有力提升。
区域创新能力居全省前列
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中国汽车工程机械配件产业基地、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重点示范区基地、福建省“十一五”计划重点信息产业园区、省级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鲤城高新区始终致力于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赢得了一块块“金招牌”。
鲤城高新区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支撑引领作用,区域创新能力逐年提升,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企业和知名产业集群。现有入驻企业528家,其中上市企业6家,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5家,国家、省、市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37家,驰名、著名、知名商标54个;拥有15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6个省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个院士专家(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内第一个国家级微波通信产业基地、第一个“创新基金产业集群”试点。
2012年,鲤城高新区工业总产值212.36亿元,亩产值达430万元,创税13.22亿元,居全省前列;亩均税收达26万元,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位居全省前列。这些令人惊喜的数字,书写着鲤城高新区科技引领、创新转型的卓越传奇。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鲤城高新区的经济总量、产业规模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已成为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重要平台、泉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区域和鲤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