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契约造福一批慢病居民 你签家庭医生了吗?
亲,你签约家庭医生了吗?
东南网8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储白珊 实习生 赖志昌 通讯员 肖咸强)对家住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的庄红珠来说,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这种过去只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场景,如今成了现实。7月初,社区全科医生郑忠贤上门签约,承诺对她的身体状况进行“长期监控”,并定期上门服务,这一切还是免费的。
一纸契约,造福一批慢病居民
泉港区7月1日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此前,我省出台《关于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启动实施全科医生签约服务,通过与居民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深化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短短一个半月,泉港区已有1004户、4322人有了家庭医生。
庄红珠已经70岁,长期患有高血压,不久前随儿子住进城区后,感觉诸多不适应。“这里不比在农村,儿子上班不在身边,邻居又都不认识,遇到头疼脑热真不知道该问谁。”她说。现在,她身体不舒服随时可以找郑医生,有关健康、养生类的问题也会向郑医生求助,而对方也会定期打电话了解身体状况。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郑忠贤告诉记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慢病患者而言,除了省去到医院的麻烦外,还能省钱。
“过去老百姓看病,每个医生开的药都不一样,对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为签约病人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也亲自做过检查,因此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心里有数。通过倡导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长期监控,签约病人的血压、血糖能得到长期、平稳控制,药费自然下降。”郑忠贤说。
记者从泉港区卫生局了解到,今年起,该区在山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启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由8位全科医生组成家庭医生团队,并优先与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的家庭签订服务协议。预计到年底,签约服务人口将达到辖区服务人口的50%。
按服务协议规定,签约家庭医生需要为居民建立家庭电子健康档案、实施动态管理;为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病病人开展规范管理;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保健管理(包括每年1次健康体检);为家庭成员按需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传染病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提供家庭病床、上门服务以及双向转诊服务等。
人数短缺,新模式推广遇阻
在山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林明良看来,这一工作正在倒逼社区医生转变服务观念。“以前是坐等患者上门就医,而现在则是提倡主动服务,指导居民健康生活。”他说,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医生,都有个适应的过程。
为推广家庭医生服务的新模式,泉港区发动当地的老年协会以及各居民组织进行动员,通过每个月进行一次的健康讲座,向居民推广这项便民益民的新模式。而对医生,除了日常督促外,还将这项工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指标,纳入绩效考核。
不过,新模式的推广,也遭遇有经验的全科医生数量不够、配套资金补助短缺等问题。
以泉港区为例,山腰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有20多人,而符合要求的全科医生只有8人,他们要负责1004户的签约服务对象,即便是做到协议中规定的对慢性病患者每年4次的探访,难度都很大。
据社区医生反映,平时他们要承担大量临床任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11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在多了签约上门服务,对精力是个挑战。多了这一工作,社区医生除了利用工作时间提供服务外,连吃饭、午休等时间也常常被占用。
目前,社区医生大多只能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将原来的集体式服务转变为家庭式服务。另外,保证电话24小时在线,随时接受群众咨询。
另外,家庭医生为签约家庭进行上门服务是完全免费的,各级政府也并未给予任何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会影响社区医生的积极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区医生说。
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人员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和就医观念落后,是开展城市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亟须破解的瓶颈。目前,我省已经完成《福建省2010~2012年全科医师能力提升计划》,通过骨干培训、规范化培训和岗位培训,培训了6300名全科医师。今年,在继续培训提升全科医生服务水平的同时,还将采取定点培养的方式增加全科医生人数,并进一步理顺转诊机制,加大主动入户服务力度。
- 2013-07-17石狮南安永春洛江泉港台投区 试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 2013-06-17石狮将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 为健康守门
- 2013-05-26泉州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受益人口比例后年全覆盖
- 2012-12-27石狮试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普通人有了家庭医生
- 2012-09-20泉州试点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