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清朝时叔侄俩捕鱼遇难 两岸卢氏想上钓鱼岛祭祖

qz.fjsen.com 2013-09-04 08:02  郭冰德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相关报道>>>

钓鱼岛自古便是中国领土添佐证 石狮卢氏族谱有记载

清代叔侄遇海难 安葬立碑钓鱼岛

族谱记载卢氏先人遇海难后安葬在钓鱼岛(古称“钓鱼台”,画圈处)一事

本报讯 (记者 廖培煌 实习生 张璇 文/图)钓鱼岛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添佐证:清朝雍正年间,石狮渔民叔侄钓鱼岛海域驾船沉没,后被安葬在钓鱼岛,石狮市永宁卢氏族谱忠实记载了这个事件。昨日,记者在石狮市永宁镇沙美村见到了这本弥足珍贵的族谱。

八旬的卢谋蛟老人是卢氏新族谱的主要编修者。他介绍,前些年,卢氏后人重修宗祠时,在角落里发现《美江涂慕房和顺堂族谱》。族谱于“大清光绪八年壬午 阳月 置”,已很老旧,后人重新进行了抄录。

族谱记录了十世祖仁称公谥伯(上文下言)与十一世祖惟镬公讳鼎的生卒情况。仁称公“生于康熙甲子(编者注:1684年)陆月廿五日”,惟镬公生于“康熙己卯(1699年)玖月廿九日”,根据辈分关系,两人为叔侄。两人卒于“雍正戊申(1728年)玖月廿一日”,叔叔享年44岁,侄子29岁。族谱记载,两人“驾船沉没 葬钓鱼台 碑郭公”。

泉州市考古工作者刘志成说,钓鱼岛古称“钓鱼台”。根据卢氏族谱记载,卢氏先祖仁称公、惟镬公叔侄两人,于雍正戊申年(1728年),前往钓鱼岛捕鱼或者送货,因为渔船沉没不幸遇难,之后被其他人葬在钓鱼岛上,“当时的条件限制,遗体难以保存、运回大陆。”

“碑郭公”又作何解释?卢谋蛟介绍,早年他们村有郭、卢两姓,后来都改成卢姓,为了纪念郭姓先人,活着时姓卢,去世后改为郭,“生卢死郭”的传统延续至今。

据了解,在泉州市发现的古代书籍、墓志铭等资料中,有不少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资料记载,但在族谱中记载先人安葬于钓鱼岛,这是首次发现。

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说,古人修族谱非常严肃,卢氏族谱对于卢氏先祖海难后葬于钓鱼岛的描述真实可信。刘志成和李国宏均表示:“福建、台湾的渔民祖祖辈辈在钓鱼岛海域作业,钓鱼岛是中国传统渔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