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吹漫步文化大观 闽南民俗有地域特色雅俗共赏
今年三月开闽三王祭祖现场,众人披红绶带以示郑重(资料图)
祭祖习俗
推荐人:福建省民俗协会会员孙怀伟
制敌术:慎终追远 严恪祖训
祭祖,是中国人的一项重要习俗,清明与冬至,一般两祭。
《菊与刀》的作者就对比过中国人与日本人在祭祖这个问题上的差异。她说,中国人慎终追远,重视对已逝远祖的祭祀,不仅是近几代;日本人则不,一般追悼祭祀三代以内的祖宗。
说起泉州祭祖习俗,孙氏祭祖活动组织人孙怀伟还记得:去年冬至,90岁高龄的印尼华侨孙炳灿,不顾年迈奔波,带了18位子孙到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埔塘村祖祠祭拜。
老先生出生于永春,19岁时远渡南洋,在印尼当过华文学校教员,推崇中华传统文化,后来弃教经商,创办商号颇有成绩。近年来已少有走动,唯有这祭祖,老先生坚持着自己来。
他还是去年的主祭。孙氏祭祖严恪祖训,沿用的是宋代朝廷三祭三献的宫廷祭祖仪式,古文生僻字多。为了主持好这次祭祀,老先生每天早起背诵祭文,庄严慎重。
和多数泉州祭祖习俗一样,孙氏祭祖程序繁琐而隆重,须宰猪屠羊,擎放天井两边,中设天坛,祭祀人员由主祭、引祭、通赞、执事、读祝组成。
祭祀人员穿着和挑选极为讲究。祭祀人员需身穿灰色长袍,披红色绶带以示郑重。参祭人员由有名望、辈分高、年龄大的参与。祭祀程序为请神、行香案前礼、行三献礼等。
这就是祭祖的灵魂和魅力。在闽南,一个人的出生地,叫“摇篮血迹”。就像婴儿刚落地,身上还带着母体的血迹,日后不管走多远,心里想念的,还是摇篮地。
正因为如此,在繁琐的祭祖习俗前,人们不管多远,都要赶回来,磕个响头。泉州的海外华侨人数众多,这种祭祖活动,不仅是简单地缅怀祖先,还以此将血脉相连,缔结亲情,至今延续不断。
相关新闻
- 2013-09-11家传村袭武道犹存 泉州习武之风一直盛行
- 2013-09-07三风雅人物亮相“大擂台” 展现刀尖江湖指尖艺术
- 2013-09-05泉州荣获“东亚文化之都”美誉 海交三城展古厝长情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