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晋江供销社现象

qz.fjsen.com 2014-03-28 17:14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梵高曾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我们被这样一个集体深深打动,这里的爱之花怒放,这里的阳光最灿烂,这里的温情最浪漫。他们是群众口中的“政府单位”,他们也是群众眼里的“娘家亲人”。在一些地方干群关系渐行渐远的今天,这样的事迹耐人寻味。让我们一起探究——

晋江供销社现象

晋江英林供销社职工40多载接力照顾智障孤儿李池池,只是晋江供销系统大爱传递的一站,更是整个文都乐善好施的小缩影。(陈晓东 摄)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2012年,晋江英林供销社职工40多载接力照顾智障孤儿李池池的事迹被本报报道后,感动了无数市民,并迅速在全国供销系统掀起学习热潮。日前,同样的传奇再次在晋江供销系统被发现,晋江青阳供销社全体职工50年来坚持照顾非亲非故的智障孤儿李抚西。许多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他们能这么坚守?为什么这么多爱心故事发生在这里?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集体?

他们,非亲非故,却相亲相爱。

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在东南海滨,全国县域首个爱心城市晋江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集体,它扎根群众,有着众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员工,它的名字叫做“晋江供销社”。

从2012年起,晋江供销社的故事陆续被本报挖掘报道(详见2012年3月23日21版、2014年3月11日8版相关报道),那些鲜为人知的善举,那些跨越时光的接力,让如今这个水泥森林丛生的世界多了一点暖意。

再次见到智障老人李池池的当天,阳光灿烂,这个只有孩童心智的七旬老人笑着欢迎来看望他的晋江英林供销社员工,其中还有刚上任的英林供销社主任、年仅32岁的施曲军。正是英林供销社员工们坚持44年的爱心接力,让这位非亲非故的异乡人健康快乐地安享晚年,他们为李池池取名,供他吃穿,待他如亲人。

相似的爱心故事,同样发生在晋江青阳供销社,社里员工跨越半个世纪接力照顾孤寡老人李抚西。记者来到李抚西住处时,房间刚刚打扫完,较之前明显整洁了许多,老人理完头发正埋头吃着隔壁餐馆老板端来的饭菜,专注的举动,让一旁的供销社员工都不忍打扰。

而在英林供销社办公楼附近的宿舍楼里,44岁的姚晓辉向记者讲述了英林供销社将自己视为家人关心照料的事。姚晓辉的丈夫周自强是英林供销社的低保户员工,英林供销社帮他张罗了婚事;在他生病住院期间,员工自发捐款资助其治疗;周自强去世后,他们又帮忙料理丧事。而今,当姚晓辉查出患了乳腺癌,供销社员工更是自发前来探望照料。

梵高曾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关于爱的传递,晋江市供销社员工们所做的不止如此。冬天的深夜陪集体宿舍员工黄卿德到医院看病,集资并轮番照顾生病的洪我凭,关爱退休员工营造家的温暖……无论是鼎盛时期还是如今的日渐衰落,晋江供销人始终不改奉献的供销精神。

连日来,记者走进晋江市供销社,聆听供销人讲述在他们看来“其实没什么”的奉献故事,试图解开人们心中的疑问。

现象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两老人结缘供销社

英林供销社主任施曲军低头听池池给他讲有趣的事。(陈晓东 摄)

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回访晋江英林供销社接力44载照顾的智障老人李池池——

他,依旧笑若孩童,是大家疼爱的“弟弟”

3月18日,迎着和煦阳光,新上任的晋江英林供销社主任施曲军抱着一箱方便面、一袋香蕉,和几名供销社员工来到龙湖镇养老院。“阿军啊,阿军啊。”远远地看到施曲军,李池池就兴高采烈地喊着他的名字。待施曲军走近,一箱方便面清晰地呈现在李池池面前时,他宛如孩童拿到心爱的玩具,笑得无比灿烂。

44载接力

“戆弟”结缘英林供销社

上世纪50年代末,一对以理发、烫发为生的福州夫妻,带着他们的智障儿子,一路讨生活来到晋江英林镇,在当时的旧英林街上经营起一家烫发店。当时晋江的女子出嫁前都流行烫发,因此,一开始店里生意不错。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烫发店关门了,一家三口没了生计,只好沿街乞讨,有一顿没一顿的。1970年,夫妻俩双双病故,留下已30来岁、智力却只有七八岁孩童般的“戆弟”。

“你把这里当自己家吧,只要有我们吃的,就绝不会让你饿着。只要我们在,就绝不会撒手不管。”英林供销社主动向当时的英林公社提出,愿意收留照顾“戆弟”。

32岁的施曲军告诉记者,当他接手照顾“戆弟”的任务时,已历经陈而尤、洪源堤、陈盘根、谢德景、施永坤等五任主任,历时44年。

在最困难的时期,英林供销社也没想过放弃李池池。(陈晓东 摄)

职工集资

从死神手中抢回“戆弟”

“高压110,低压70,心跳69,身体不错。”63岁的英林供销社退休员工洪新民当天跟着施曲军一同来到龙湖镇养老院看望池池,向护士了解完池池的近况后,洪新民欣慰地点点头。

收留“戆弟”时,供销社员工只知道他姓李,便给他取名为“池池”,“池池”是闽南语中“弟弟”的昵称谐音。供销社的百余号员工,早已把李池池当做大家庭中的一位亲人,还把他的户口安置在了供销社。

以前李池池身体好的时候,还能在供销社自办的食堂帮忙做零工。2007年开始,年近七旬的他患上了青光眼,在供销社员工们集资1万多元帮他做完手术后不久,他又不慎从三楼摔下来,造成脑出血,一度生命垂危。供销社员工们再次紧急集资10多万元,并向当地慈善机构申请,才凑够了20多万元医疗费,终于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最困难时

没想过放弃池池

2008年1月17日,刚刚伤愈的李池池偷偷起来走动,又摔了一次,这次更严重了,经医生诊断,下半身瘫痪,从此只能躺在床上。

当时正是英林供销社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有些员工动摇了,但英林供销社前主任施永坤仍没有想过放弃池池,“相处久了就有感情,有感情了怎么会放弃?”他向晋江市民政局以及当地慈善机构寻求帮助,筹到了一些钱,余下费用便由供销社员工凑起来。

老员工陈启强临终前最后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治病剩下的1500元转交给施永坤,“留给池池吧,也算尽最后一份力了。”员工周志强出院时,得知池池也在住院,二话没说,掏出300元放在护士站,署名“英林供销社”。

住养老院

供销社员工探望探得勤

2008年出院后,考虑到池池以后都要有专人照顾,英林供销社全体员工咬牙集资将其送入石狮市福利中心。2012年7月,池池又换到龙湖镇养老院。“这里离我们比较近,方便照顾他。”施永坤说。

当天,施曲军推着池池到外面晒太阳,池池仰着头说:“阿军,下次要带些肉酱过来。”施曲军连声应道:“好,好。”得到肯定的应答,池池开心地唱起了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一旁的护士说,池池一开心就会唱歌。龙湖镇养老院院长助理叶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两年前开始在这里工作,之前并不知道李池池和英林供销社的事,“看供销社员工们来得很勤,我以为他们是老人的亲戚,想不到完全没有血缘关系!”

如今,施永坤退休了,照顾李池池的任务交给了施曲军。“一任接一任,我会像老一辈主任一样继续照顾李池池,把他当家人一样看待。”施曲军说。

青阳供销社办公室就在李抚西宿舍的楼上,每逢上下班,供销社员工都会过来跟抚西打招呼。 (陈晓东 摄)

回访晋江青阳供销社接力51载照顾的孤寡老人李抚西——

他,以供销社为家,舍不得换地方

每天早上,当晋江青阳供销社的员工到单位来上班,路过一楼时,总会习惯性地往楼道里的小房间里探探头。“抚西啊,吃完饭了吗?等下要去哪里玩呐?”员工们口中的抚西今年已经85岁了,从小时候成为孤儿那刻起,青阳供销社就成了他的家。虽然李抚西的智力不如正常人,员工们却从未想过放弃。在一拨接一拨的接力呵护下,李抚西的身体依然健康,虽然身材瘦小,却精神奕奕。

设定租赁条约

保障一日三餐

每天早上8点多,睡醒后的李抚西总是能吃到热腾腾的早餐。不需要走出自己的小房间,隔壁餐馆的老板庄宝珍便会按时送过来。从庄宝珍租下青阳供销社的旧食堂开始,数年如一日,她不仅要负责李抚西的一日三餐,还次次都将饭菜送到他面前。

这,源于青阳供销社与庄宝珍之间的一个约定:租下场所,就必须照顾李抚西的三餐。庄宝珍并不是坚守约定的第一人,前一任承租者也接受了这个看似不平等的约定。“因为员工们都不在单位吃饭,也没有食堂,怕抚西没饭吃,所以当我们把场所租出去的时候,就把照顾李抚西的饮食作为承租的前提条件。”青阳供销社主任粘家强说。

员工们对李抚西的好,庄宝珍都看在了心底。“看到他们没任何关系都能那么上心,我当然也想对他好点。”年龄大了的李抚西牙口不太好,庄宝珍就将食物煮烂一些。“他不喜欢吃豆腐、菜花、大白菜,喜欢菠菜、西红柿炒蛋、鱼肉、鸡鸭……”对于李抚西的喜好,庄宝珍说得头头是道,“他们当他是家人,我也当他是家人。”

安居单位一楼

员工时刻照料

餐馆隔壁的一个小房间便是多年来为李抚西遮风挡雨的地方,这是青阳供销社的一楼,让抚西住在这儿,也是为了便于员工能时刻关照他。小小的房间内,有床有桌有灯,地面也很干净。每天吃完饭后,李抚西或者到附近走走,或者坐在走廊里吹吹风。当有人将车停进来的时候,他还会反复叮嘱“要把车停好”。

如今孤身一人的李抚西,曾经也有过幸福的家庭。虽然祖籍晋江青阳,却是在菲律宾出生长大。在他七八岁时,一场火灾让一切化为乌有,他只好随父亲回到青阳。父亲去世之后,智力低下的抚西成了孤儿。1963年,青阳居委会将其送入青阳供销社,供销社便把他安排到供销社食堂帮忙,并提供食宿,这一帮就是51年。

李抚西缺什么,青阳供销社员工就马上给他送来。(陈晓东 摄)

专人悉心照料

病友误为亲戚

50岁的许雅榕和父亲一样都是青阳供销社的员工,小时候来找父亲时常看到李抚西在食堂附近挑水,“那时供销社有100多名员工,每个人都和李抚西相处得很好,如今每逢老员工聚会,总会带上他。”

平常李抚西的衣服、生活用品全由供销社为他准备,家电坏了也是员工帮他修理。“有专门的人负责,一看到他缺少什么就马上帮他买。”粘家强说。

十几年前,李抚西因为急性病被送往医院治疗。“帮他擦身子,每天给他送饭煲汤,就盼着他能早点好起来。”员工们细心的照料,甚至还让病友误以为他们是亲戚。

而在员工们的心中,李抚西就是他们的亲人。老员工们至今都还记得四五年前李抚西走失的那个夜晚,全体员工心急如焚的感觉。李抚西并不常出门,那晚出去买东西迷路了。晚上员工们发现他不在家,急忙出去寻找。直到晚上10点,一位好心的哥将李抚西送了回来,员工们悬着的心才放下。这,也是如今供销社员工为何每次路过李抚西的房间,都要朝里面望一望的原因。

改善住宿条件

老人一口回绝

看着李抚西住的地方不太好,供销社一直想着为他换一个好点的地方。几年前,供销社想将李抚西送到养老院,住宿条件既能提高,护理也更加专业和周道。谁知这样的想法竟然被李抚西拒绝了。“不要换地方!不喜欢换地方!”李抚西像个孩子般坚决的态度,让员工们也不再坚持。

51年过去了,李抚西早已习惯了供销社这个家,员工们也习惯了有他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久了不见会想他。”粘家强说,“只要他还在,我们就不会放弃他。”

现象二: 雪中送炭见真情

——低保户周自强的那些事

晋江英林供销社前主任施永坤(左)经常探望姚晓辉,关心她的病情。 (陈晓东 摄)

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核心提示

“如果自强还活着,现在也57岁了。”施永坤口中的自强,是社里的一名低保户员工周自强。看着周自强年龄大、家里穷没法娶媳妇,1990年,英林供销社员工自发帮周自强张罗了婚事。后来周自强生病住院过几次,每回都是靠着社里员工的捐款才能告别病灾。

2009年,周自强突发脑出血去世,他们又帮着买来寿衣料理丧事。周自强的妻子姚晓辉总说:“没有施主任,没有这些员工,他就无法结婚,更没有我们的今天了。”而今,当姚晓辉查出患了乳腺癌之后,他们又继续帮忙照顾。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员工们毫无怨言,更从未想过回报。在他们的心中只是觉得,周自强走了,留下病妻和儿子,更要帮了。

新婚家具仍留着

20平方米宿舍就是家

2012年,在得知姚晓辉患了乳腺癌需要不断治疗之后,原本的公司辞退了她。当时儿子才22岁,仍然需要她照顾,没有了工作可怎么办?“还好社里的员工介绍我到附近一家眼镜店帮忙做饭,活儿挺轻松的,一个月也有1500元,主要是离家近,做完饭就能回家休息了。”姚晓辉口中的家,是英林供销社的单位宿舍,虽然丈夫周自强已去世5年,但母子俩受到供销社的“优待”,依然能住在这儿。

“其实这儿是在职员工才能住的,如果不是施主任让我们住这里,我们都没地儿住了。”在姚晓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她那一间将近20平方米却为她遮风挡雨的宿舍——这些年来她口中的家。房间没有太多的装饰,两张床用衣柜隔开,她和儿子一人一张。走出失去丈夫痛苦后的姚晓辉状态还算不错,尽管身患癌症,每天都要按时吃药,但她说,有供销社这个大家庭在这,她很安心。

儿子周奕伟今年24岁,原本在深圳打工的他,因为胃溃疡辞职回到了英林,目前正在吃药治疗。走廊是母子俩的“简易厨房”,烹饪一日三餐都只能挤在那个小地方。尽管如此,姚晓辉却显得很满足。“现在儿子要养病还没办法上班,家里的收入只有我一个人的工资,不用在外面租房子住就很好了,能省下一笔钱。”

房间里老旧的衣柜、梳妆台、书桌、缝纫机格外显眼,上面还堆放着不少物品,这些老旧的物件是当年周自强和姚晓辉结婚时供销社员工集资为他们购买的新婚家具。从物件的设计风格依然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梳妆台等显然颇具时尚感。这些年来虽然住的地方换了,这几样家具姚晓辉却始终保留着。在她的心里,这是她的家人送的,舍不得丢。“这些年来一有什么难事,我就会和施主任或者社里的员工讲。”一家人在这无依无靠,英林供销社就是他们的家。姚晓辉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丈夫虽然人很好,却很穷。如果不是靠着大家,“他到现在都娶不了媳妇。”

为低保户娶老婆

装修婚房播电影

周自强出生在晋江安海一个贫寒的家庭中,父亲在安海供销社工作,母亲瘫痪在床。连他在内一共有五个孩子需要抚养,仅靠父亲一人并不算高的工资难以撑起这个家。一日三餐有一顿没一顿在周自强的生活里早已成了常态,就因为这样他早早落下了胃病,此后几十年间一直折磨着他。1979年,父亲退休后,周自强作为补员被分配到英林供销社,成为一名肥料仓库管理员,总算为家里减轻了点负担。

1990年,因为家境贫寒,当地不少女子看不上他,36岁的周自强还没结婚。看着他年龄逐年增加却依然独身一人,供销社员工都替他着急。当时,供销社员工留意到一个在英林打工的四川女孩,20多岁,性格乖巧,也还没结婚,便介绍她和周自强认识。“虽然我们两人差了13岁,但是他人还挺好的。”姚晓辉并不嫌弃周自强的穷,双方见面后都觉得还挺满意,在施永坤的主持下,两人登记结婚了。

当得知一贫如洗的周自强拿不出钱来结婚,供销社员工自发捐款,最少的拿100元,最多的拿500元,一下子筹集了9800元。在上世纪90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少的钱。施永坤花费6000多元为周自强添置了床、被子、桌子等生活用品,还为周自强的妻子买了一架缝纫机,“平时可以用缝纫机做衣服,给制衣厂打点小工赚钱。”那个颇具时尚感的梳妆台,就是那时购买的。剩下的3000多元,施永坤存放在供销社账户,“先替他保管着,以后他有孩子了,上学也需要不少钱。”

看到周自强的宿舍破败不堪,供销社职工们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自发帮忙装修。有的买来油漆,将门窗重新油漆一遍,有的当起了粉刷匠,让墙壁重新变得粉白。不少女员工在新房装修好之后帮忙打扫卫生,原本老旧的宿舍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干净敞亮的婚房。直到今天,姚晓辉依然对当年员工们的帮忙心怀感激。“我们俩什么都不懂,都是靠他们才有了所谓的婚房。”

“结婚时还帮我们办了茶会,大家都来参加我们的婚礼,有喝的有吃的,很热闹。”虽然生活过得仍有些艰辛,但提起幸福的往事,姚晓辉的脸上露出了久违了的笑容。婚礼当天,供销社电影放映队特地为周自强夫妻播放了两部电影,施永坤说:“这可是电影队唯一一次为职工婚礼放电影啊!”

周自强(第一排左一)生前为数不多的照片多是与英林供销社员工合影 (英林供销社 供图)

生病时探望照顾

安排工作减负担

结婚后,为了让夫妻两人的生活更有保障,供销社为周自强办了低保,每个月可以领到100多元补贴。一开始供销社让姚晓辉在供销社食堂帮忙煮饭,食堂被取消后,担心她没有工作一家人生活不好,又为她找了一份在公司食堂煮饭的工作,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周自强在供销社虽然只是个肥料仓库的管理员,每个月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不久,儿子周奕伟“呱呱”落地,幸福的生活似乎在向他们招手。

然而幸福总是来得不容易,年轻时落下的胃病无时无刻不折磨着周自强,有几次甚至胃出血。“每次他一患病我就赶紧打电话给施主任。”在姚晓辉的心中,施主任更像是大哥,他和供销社的员工一起,帮这对艰难的夫妻撑起了一片天。“家里没钱,每次他住院的大部分费用都是员工捐款的。”心怀感恩的姚晓辉每当想起员工们无私帮助他们,总会泪流。她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他们,这个家要怎样维持。

胃病始终折磨着周自强,也不断牵动着供销社员工的心。每当他生病住院时,供销社员工总会自觉到医院探望。看到姚晓辉没什么时间炖汤,有的员工还炖好了汤送到医院,盼着周自强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像别人可能坚持个一两次就算了,可是供销社的员工每次当周自强生病,就一定会捐款啊,去医院探望啊。”说起这段往事,原本脸上还有笑容的姚晓辉瞬间红了眼眶。员工们的热心让身在异乡的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周自强总是喜欢喝点小酒,姚晓辉虽然心里着急,却劝不动他,周自强根本听不进去她的话,姚晓辉只好又向施永坤求助。“每次被我看见我都狠狠地骂他,有次他因为喝酒又要住院,在去医院的路上我一路骂,不停地骂。”不仅骂,施永坤还狠心威胁如果再喝,就要解聘他。在施永坤的不断劝骂下,周自强总算是戒酒了。

去世后帮办丧事

接力照顾患癌妻

2009年除夕,周自强突发脑出血,姚晓辉急忙叫宿舍隔壁的员工帮忙将他送往晋江市医院,但因为病情严重,随后又被转送泉州一院。得知这个消息后,施主任和几名供销社职工从直属公司借了1万元,急忙打的追去。但因为病情严重,周自强已医治无效去世。失去丈夫的姚晓辉沉浸在悲痛中,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我赶紧打电话叫人马上去买一套寿衣带到医院,又花了800元请两个人帮他洗澡、穿衣,让他走得舒服一点、体面一点。”那天带去的1万元,最后花得只剩下1000多元。因为周自强没有什么积蓄,供销社的员工们又再次捐款,主动为他办理了丧事。周奕伟话并不多,但当提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突然低下了头。“我记得他们对我们家的好,很多时候真的多亏有了他们。”

虽然周自强已经去世,供销社依然让他的妻儿住在员工宿舍里。当大家以为日子回归平淡的时候,2012年姚晓辉却被查出患了乳腺癌,至今已经做了两次手术。为了让姚晓辉安心养病,供销社的员工们又自发捐款,筹集1万多元的医疗费。员工们说:“丈夫不在了,更要帮助她。”

每当姚晓辉到医院治疗,也都是供销社员工陪她手术、照顾她。“回到家里后他们都叮嘱有事要随时说。”但姚晓辉不想麻烦大家,总是忍着。如今,周自强的儿子周奕伟已经24岁了。原本替周自强存着的那笔钱,准备作为周奕伟的大学费用,但他决定直接工作。“我们已经写了申请,打算把周奕伟招进供销社做合同工,这样母子两人的生活还算能有些保障吧。”

尽管周自强已经不在了,但他的妻儿,供销社的职工们依然继续接力照顾,无怨无悔,亦不求回报。施永坤说:“不管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尽力帮忙解决。”

现象三: 服务三农接地气

农资超市夜间服务农民(蔡文彬 供图)

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夜间农资超市 菜农放心选购

核心提示

晚上11点左右,当多数人洗漱完毕准备进入梦乡时,却是晋江安海农资超市开始忙碌的时候,直到凌晨三四点工作人员才能稍微休息一会儿。菜农们的蔬菜生病了,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安海农资超市的庄稼医生,就连器械坏了,也都放在店里让工作人员帮忙维修。

从2008年开始营业以来,安海农资超市曾经遭遇过亏损,晋江市供销社直属公司晋江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却从未想过放弃,依然坚持明码标价,无偿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咨询,传播科学种田技术,咨询、开方、售药一条龙服务。许多菜农一到农资超市买药,便不再去其他店消费。

自助式购药便民

农民定点消费地

安海农资超市比较大,200多平方米的地方让人觉得有些宽敞。这是一个可以供农民自由选购的超市,每一排的架子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农药,有相同功效的农药被放在了一起,方便农民自助选购适合所种农作物的药品。一些农业器械被放在了架子的后面,不少有点旧模样的喷雾器和农业器械被放在了地板上。晋江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经理、安海农资超市的负责人黄继群介绍,这是农民放在这儿让工作人员帮忙免费维修的。

今年是来自广西的菜农梁友春在南安水头种植蔬菜的第八个年头了,以往他买农药总是随便到店里买,自从安海农资超市开了以后,这儿就成了他定点消费的地方。“来买些喷水袋、农药什么的。”这一次购买,他花了1080元,但他却不曾讲价,“都来这里买,不会骗人,没什么好讲价的。”

梁友春说,每当地里的蔬菜生病了,他总会来到这儿请教庄稼医生。“口述病症给他们听,他们就懂得帮我配药了。”不止梁友春对安海农资超市很熟,庄稼医生颜柏龄也随口就能说出梁友春是哪儿人,在哪里种植蔬菜。“他们都是老客户了,以前要帮他们配药,久了他们也懂得自己配药啦。”

农民来农资超市买农药和锄头(许雅玲 摄)

让农民放心买药

夜班模式受欢迎

安海农资超市的所在地原本是安海供销社的仓库,隔壁就是一个大型的蔬菜市场。黄继群介绍,来这儿进行蔬菜交易的农民大多来自江西、广西、安徽等地。“以前这附近有很多卖农药的店,可这些外省来的农民经验少,不懂分辨真假农药,常常买到假药。”当蔬菜遭受病害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很快就无法收成,农民的辛苦便付之东流。

为了让种植蔬菜大户们能买到放心的农药,2008年9月26日,安海农资超市应运而生。蔬菜市场总是在晚上八九点进行蔬菜交易,农资超市便将营业时间定为晚上10点到第二天下午6点。“这样农民卖完菜之后就能直接到超市里购买自己需要的农药,省得白天还要再来一趟。”

一开始农资超市有10名员工,6名员工上夜班,4名员工上白班,还有2名庄稼医生,无偿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咨询。尽管如此,刚刚营业的前两年,农资超市还是亏损了15万元。安海供销社想着,再坚持会吧,坚持就好了。随着口碑的口口相传,农资超市总算慢慢地步入正轨。现在的农资超市有4名员工专门负责上夜班,32岁的颜晓阳是“坐诊”的庄稼医生,2名员工负责上白班,58岁的颜柏龄是“坐诊大夫”。

庄稼医生解疑惑

田间地头去看病

每当晚上11点以后,农资超市里总是热闹非凡,前来咨询、购买农药,选购农业器械的农民常常挤满了超市,工作人员像个陀螺似的高速运转着,颜晓阳时常刚为这个农民解疑完,又要为另一个农民解惑。农忙时节里,超市的门口甚至都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农用摩托车。只有到天快亮的时候,颜晓阳和夜班工作人员才能休息一会儿。

“他们一般都会口述病症或者带着生病菜叶来让我们看。”颜柏龄说,可有的时候庄稼用完药情况还是不太好,他和颜晓阳便会和农民一起,到田间为庄稼看病。“他们的态度很好,总是耐心帮我们解答。”梁友春自从第一次来农资超市购买之后,就只会在这儿购买东西。像梁友春这样的农民还有很多,英林镇、东石镇等地方的农民也会慕名而来。

陈埭供销社庄稼医院里,庄稼医生洪德俭给老农丁再建拿农药。 (陈晓东 摄)

设庄稼医院 为农民解忧

核心提示

晋江陈埭地处晋东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域星罗棋布,现有农田8000多亩,盛产水稻,素有“晋江粮仓”的美誉。近年,晋江市共有5人获“全国种粮大户”的殊荣,其中陈埭镇有4人。

“不管是庄稼或蔬菜,也不管是本地人或外地人,只要碰上病虫害了,大家都会来找我们。”据晋江陈埭供销社主任李润渊介绍,庄稼医院自1991年成立以来,不仅坚持坐堂门诊,每天来看病、买药、咨询的人数平均达上百人次,同时,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无偿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咨询服务,以及门诊、开方、售药一条龙服务,年下田间诊病2000多人次。

医院请来农大师生

花了一年制作标本

星天牛、介壳虫、玉带凤蝶等水稻常见害虫,在晋江陈埭供销社庄稼医院内均有实物标本。在医院一面墙上的玻璃窗内,挂满了100多种农作物病虫害标本和30多张蔬菜水稻病害挂图。李润渊告诉记者,如此多的实物标本在全国各地的庄稼医院或农业技术服务站内相当少见。

“为了收集这些标本,我们花了大量心血。”他说,当时他们请福建农业大学(现福建农林大学)植保系的师生帮忙,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收齐并制成实物标本。

记者来到庄稼医院时,60岁的庄稼医生洪德俭指着标本,正在给75岁的老农丁再建讲解着农作物的黑斑病。59岁的苏厝农民苏金造急急忙忙进来,告诉洪德俭,家里6棵樟树有1棵得了白蚁、蝗虫,“这些樟树买来时价格贵得很,可不能就这么死了啊?”洪德俭赶紧搭配好几种喷雾药剂,告诉苏金造要如何控制用量。苏金造才舒了口气。

李润渊说,晋江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病虫害很难表述清楚,而且近年来外地菜农大量涌入,他们对于病虫害的称呼也不尽相同,于是,这些实物标本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对照,大多数农民一下子就能指认病因,庄稼医生马上就可以对症下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庄稼医生洪德俭下到田地里,帮农民唐国旗的大白菜看病。(陈晓东 摄)

庄稼医生治病虫害

种粮户减损数十万

庄稼医生洪德俭与供销社缘分颇深。1971年,他进入晋江东石供销社当临时工,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宗旨深深吸引着他。1981年,他成为晋江永和供销社的正式员工,主要负责售卖农资产品。1986年,他调到晋江陈埭供销社,在农业咨询站工作。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俨然成了农业专家。1991年,农业咨询站改为庄稼医院,洪德俭成了晋江市首家庄稼医院的庄稼医生。

对于设在家门口的庄稼医院,陈埭农民丁明涯说这是“便农”的好措施。他告诉记者,庄稼医院的农药齐、药价相对便宜,他每年都要来买好几次。与此同时,庄稼医院还提供菜价信息、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等,实在帮了农民不少忙。

全国种粮大户、陈埭人丁清怀说,2005年,他种的晚稻受到了卷叶螟的侵害,他急忙向庄稼医院求助。很快,陈埭供销社为他从南安农业局调来了特效药,经过喷射后有效率达95%。“庄稼医院的服务很不错,能急人所急,有时大中午还能免费送货。”丁清怀说。据了解,当年仅治疗病虫害一项,庄稼医院就为晋江市种粮大户挽回经济损失大约20万元。

下田为农作物看病

农资下乡服务农民

当天下午,记者跟随洪德俭来到陈埭的一处农田。7亩多的田地长满大白菜、小油菜、辣椒、茄子等。田地主人唐国旗是重庆人,今年46岁,来陈埭五六年了,务农为生。洪德俭和唐国旗蹲在田地里,翻看菜叶,洪德俭说,这些大白菜背面生了些隆起的白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疱斑,“这是白锈病,春季大白菜很容易得这种病。”随后,洪德俭为大白菜开了“药方”。

目前,晋江市供销系统内共有8家庄稼医院,除了下田为农作物看病,还经常组织农资科技进村下乡活动。3月14日下午,农资科技进村下乡活动走进磁灶镇三吴村。农业技术人员将蔬菜、化肥、农药以及农业科技书籍、资料、财政补贴的法规政策等宣传材料送到了农民的家门口,还现场免费发放了5吨钙镁磷给村民,颇受村民们的欢迎。

洪德俭、颜晓阳等几名庄稼医生也一同下乡,为农民解答农业问题。村民吴营信种了花菜,菜叶遭受虫害,他拿着菜叶向庄稼医生颜晓阳咨询,“这到底是什么病虫害,该如何预防?”颜晓阳仔细观察菜叶后告诉他,这是吊丝虫和跳甲虫导致的,这两种虫害在叶类菜上较为常见,可以喷洒一些苏云菌杆菌。

晋江市供销社副主任吴金猛介绍,当前正是春耕春播的时候,三吴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将放心农资、农业技术送进村,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此外,为了保障春耕生产,供销社也储备了充足的化肥、农药等相应物资。此次活动还包括普及农业法律法规、介绍农资识假辨假常识、讲解科学使用农资知识、增强农民维权意识等。

“为三农服务,本来就是我们建社的宗旨。”吴金猛说。

现象四: “供销情结”伴终身

看到“老董”洪肇战来到学校,孩子们都开心地围了过来。(陈晓东 摄)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核心提示

“老董,您又来啦!”老董,是英埔中心小学全校师生对洪肇战老人的尊称,也是昵称。该校校长许文生常说:“没有老董,就没有现在的英埔中心小学。”

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洪肇战,1977年至1994年任晋江市供销社主任,因为当年西埔村没有小学,他退休后,竭尽全力为建小学筹资千万元,中风后行走不便,仍每天往返学校了解师生的需要。“为后代子孙造福是最好的工作!学校的事就是家里的事!”洪肇战笑着说。

晋江市供销社前主任洪肇战——

心系家乡教育  筹千万建小学

不辞辛苦筹钱 终于建起学校

洪肇战所在的西埔村,是英林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从小在那里长大的他,受尽了村里没有学校的苦。“村里比较穷,没有小学,要上学只能到别村。因为不是本村人,常常受到同学欺负。”从那个时候起,小小的他就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在村里建一所学校,让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学。

洪肇战并不是说说而已。虽然1992年因为中风行走不方便,但1994年退休之后,心系乡村教育的他就开始投入到筹建学校的工作中,一刻也没有闲着。“每天都四处筹钱,到西埔村每家每户找村民们要钱。300元、500元、1000元……每家都出一点,建校的资金就这样一点一滴积少成多。还找村委会、镇政府、企业家争取拨款或捐款等。”筹资过程中,洪肇战也曾遭到拒绝,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就是想建学校,一定要建成”。

带着这样的坚定念头,建校资金终于筹到了100多万元。1996年,洪肇战一边建学校,一边继续筹钱,他还带头捐资建了一座教学楼。“刚建成的时候叫英埔学校,才3000多平方米,只有宿舍楼和教学楼两幢楼。186个学生,10名老师。”这些数据,至今依然深深地刻在洪肇战的脑海里。虽然建校过程又累又波折,但看到孩子们终于不用到别村上学,洪肇战的心里乐开了花。

洪肇战经常到学校看孩子们上课 (陈晓东 摄)

行动虽然不便 每天坚持到校

学校初具规模,但洪肇战并未停下建校的脚步,注重办学条件的他一直在努力筹资。如今英埔学校已更名为英埔中心小学,占地15637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幼儿园独立教学楼等,在建的科技楼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

“这些年建学校花了将近2000万元,除了政府投入的800万元,其他都是企业家和乡贤捐助的。”洪肇战介绍,现在学校有教职工81名,1813名在校生,本村人只有近70名,来泉务工人员的孩子500多名,其他孩子来自永和、龙湖、东石、金井、深沪等附近乡镇,不少家长慕名将孩子送到这里学习。幼儿园也有329名学生。

学校离家并不是很远,洪肇战几乎每天都会慢慢地走到学校看看学生,就连到上海做手术期间,也放心不下学校。“虽然老董行动不是很方便,但每天都坚持来学校看看。”许文生从建校开始任职校长至今,洪肇战的努力,他都记在心里,“孩子们都叫他老董,校方的大事小事,都习惯和他商量”。

“老董每天都为钱烦恼。”许文生校长说,没有老董不断地为学校筹资,也就没有现在的学校。洪肇战说,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我们能做的就要尽力去做,孩子们就是未来的希望。”

其实,在大家的心目中,学校就像是洪肇战的另一个孩子,即便到了今天,他依然奔波于乡贤和企业家之间,盼着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铭记供销社训 造福家乡百姓

除了情系家乡教育,洪肇战还关心家乡的其他公益事业。在商讨修建敬老院之时,洪肇战积极掏出10多万元。“只要是关于慈善的事情,老董都很积极,刚一提议,他马上就行动了,是一位火速的践行者。”西埔村支部书记洪我海告诉记者。

“英埔中心小学旁边的那些路,都是洪肇战发动修建的。他与政府部门沟通,争取资金来建那些路。”一位村民指着那条通往学校的路说,洪肇战就是勤勤恳恳为村民办实事,不动声色,默默奉献。如今,村里的水泥路条条通达,在村民看来,这就是洪肇战造福家乡的又一事迹,“刚开始修路,会占用到部分村民的土地,有些人不理解,颇有微词,老董都是主动去调解,和村民商量。现在路都通了,交通方便多了,大家都感谢他呢!”

作为老供销人,洪肇战始终将他在职时所总结的八字社训“自强、开拓、奋进、奉献”放在心间,每天穿梭在人群中,为公益事业奔忙,“现在退休有时间了,更要主动为群众做点实事,造福子孙后代”。

吕培榕 (网图)

安海供销社前主任吕培榕——

接纳千余下岗职工

重大赈灾从不缺席

民营经济发达的晋江是一片充满爱心、乐善好施的热土。晋江企业家素来以扶危济困为己任,吕培榕就是其中一员。

吕培榕出身晋江一个干部家庭,1977年高中毕业,曾上山下乡,历任晋江安海供销社经理、主任,1993年开始自主创业,1994年创立大帝鞋服有限公司,1999年组建大帝集团。目前,大帝集团已发展成为以品牌服装研发、设计和制造为龙头,并生产服装、面料、PU仿真皮革、聚氨酯、鞋材等,同时集国际贸易、房产置业、金融投资、酒店经营管理等开发经营业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大型集团企业。

供销社的任职经历,增强了吕培榕的社会责任感。创业后,他不忘担当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多年来,大帝集团接纳了1600多名下岗职工,每年都为贫困和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特别是教育事业,吕培榕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先后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捐资建立“大帝小学”,捐资建设石狮三中综合楼,资助石狮慈善机构等,还结对资助了一批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008年,大帝集团正筹备一场冠名演唱会和时尚秀之际,四川发生汶川“5·12”特大地震,吕培榕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工作,投入到赈灾的一系列应急活动中,演唱会和时尚秀改为以祈福为主题的赈灾义演。与此同时,以大帝集团名义捐赠的100万元善款和200万元物资被紧急送往救灾。随后,吕培榕又动员集团党支部全体党员为灾区群众献出爱心。在他的感染下,全体员工和代理商、加盟商踊跃参与捐款,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在雅安芦山地震救援中,吕培榕之子、大帝集团相关负责人吕锜带着公司先头团队,第一时间赶往芦山,为灾区人民发放食物、矿泉水、卫生用品以及赈灾慰问金。

吕培榕的“善”得益于晋江供销系统的传承,又贯穿于所有的事业。如今,新一代企业掌门人又传承了父辈们的行善事业。

“还在供销社的时候,员工之间就互帮互助,群众有困难时总是尽力帮忙。”受供销精神的影响,吕培榕认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才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许经波 (晋江市慈善总会 供图)

曾选调入职龙湖供销社的许经波——

毅然放弃铁饭碗

创业捐资做慈善

曾作为优秀民兵团员代表选调到龙湖供销社工作的许经波,如今已是晋江市政协委员、鑫利福建织唛集团董事长。他从未忘记在供销社任职期间对母亲蔡镜治的承诺,毅然放弃铁饭碗后,创业捐资做慈善。2009年,在蔡镜治的百岁生日宴上,许经波捐出200万元做慈善,将对母亲的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艰苦过,现在生活好了,人家有困难,我们也应该多帮着点。”他说。

由于家境贫寒,许经波读到四年级便辍学,跟着哥哥上山下地从事艰辛的农业生产,后来参加民兵组织。“儿子虽穷,但志不穷。”蔡镜治告诉记者,因为儿子积极肯干、表现良好,在1970年作为优秀民兵团员代表选调到龙湖供销社工作。 当时,刚领到供销社第一个月工资的许经波,怀揣着24元回到家中,全额交给母亲,希望能为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蔡镜治却一分也不拿,对儿子说:“这是你赚的钱,你自己存下,留着去做点事情。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来操心。”许经波拗不过母亲,此后便一直将工资存起来。

然而,真正触动许经波心灵的是:他刚到供销社工作时,因为困难时期粮食少,母亲担心他正长身体吃不饱,中午生产队收工后,还拖着疲惫的步伐,提着地瓜和酱菜到供销社看他。看着母亲如此劳累,他掉下眼泪,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遵照母亲的教诲,做一个诚实、守信、重义、勤俭的人。

改革开放后,许经波审时度势,放弃铁饭碗,毅然下海经商,先后创办外商独资企业晋江市鑫利服饰发展有限公司、励志电脑织唛有限公司以及鑫宝织物发展有限公司。

如今,蔡镜治的生活一天天好转。事业有成的许经波不忘当时自己的誓言,尽管工作很忙,但只要在家,老母亲的一日三餐、持汤奉药,他都亲自料理,照顾得无微不至。老人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波啊这样孝顺,我哪能活到这么大年纪啊。”

儿子不仅对家人好,还为家乡出力,这才是老人最自豪的。据不完全统计,许经波在教育、公益、老人团体等慈善事业中累计捐款达400万元以上。同时,许经波每年都会拿出一笔钱支持晋江供销系统的发展。

在许经波看来,供销社的工作经历和员工的奉献精神,让他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如今事业有成了,他也尽力回报供销社与社会。

现象五: 爱心接力显效应

义工帮李抚西修床铺 (青阳供销社 供图)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爱心接力之李池池】

晋江市慈善总会:

不定期发放补助

在得知英林供销社44年如一日接力照顾毫无关系的李池池的感人事迹后,晋江市慈善总会向李池池伸出了援手。“刚听说时,觉得特别不容易。不是单位员工,也非亲非故,可是一个集体竟然能坚持那么多年做一件好事情,非常令人敬佩。”晋江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龚子猛感慨地说。

虽然李池池不是晋江人,却早已被大家当做家人。从2007年3月起,晋江市慈善总会不定期为李池池捐出善款,2000元、3000元、5000元……到2013年为止,一共捐款2.6万元,资助英林供销社照顾李池池。

晋江市民政局:

每年补助一万元

“难能可贵的是坚持了几十年,无论供销社换了多少任领导,照顾李池池已成为他们不变的约定。”晋江市民政局副局长施琼琼说,虽然“五保户”一般是针对晋江本地人,但李池池的特殊情况引起了晋江市民政局的特别关注,他们破例将李池池纳入“五保户”的范畴,“英林供销社员工做这样的好事,我们能帮就帮一点”。

2008年李池池因摔倒导致下半身瘫痪,从2009年开始,晋江市民政局给予李池池的补助增至一年1万元。“李池池目前住在龙湖养老院,希望每年1万元的补助能为英林供销社及其员工减轻一些负担。”晋江市民政局救助科科长吴志坚道出了后来加大资助力度的初衷。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掀起学习高潮

英林供销社接力照顾李池池的事迹引起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供销系统内迅速掀起了向英林供销社员工学习的热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希望,所有供销人都能学习英林供销社坚守责任、传承爱心的高尚情怀,传承雷锋精神,关爱弱势群体,继续将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并结合本职工作,在全国供销系统营造团结奋斗、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良好氛围。

爱心人士:

自发前往看望

早在2007年李池池眼睛手术后不久,摔倒导致脑出血在晋江市医院住院期间,英林供销社员工们就在医院附近租房子,时常给李池池带来他爱吃的猪脚、五花肉等食物补充营养,并凑钱为他买轮椅,请护工24小时照顾他。

一开始,护工小李还以为他们是一家人。当得知李池池和员工们之间并无任何关系时,小李被深深地触动,主动将护工费减免几百元。

2012年年初李池池在石狮市社会福利中心时,不少市民和志愿者听闻英林供销社爱心接力照顾他的感人事迹后,特意带上水果、零食等到社会福利中心看望他。“能有这样纯粹的情谊,真的让人感动。”晋江市民陈国钊说。

承租青阳供销社旧食堂的老板庄宝珍(右)一日三餐都将饭菜端到房间给李抚西 (陈晓东 摄)

【爱心接力之李抚西】

餐馆老板:

义务负责老人一日三餐

几年前,庄宝珍租下李抚西宿舍隔壁的青阳供销社旧食堂,经营起餐馆。她清楚地记得,当时青阳供销社把旧食堂租给她时,要求她必须照顾李抚西的一日三餐。

“一开始我不太理解,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青阳供销社出租旧食堂的首要条件,为的就是有人照顾老人的饮食。”庄宝珍说,看到供销社员工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曾经以为他们是亲人。可当了解到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任何关系时,她触动颇深。

多年来,照顾老人的一日三餐已经变成一种习惯,庄宝珍不会觉得有负担。“我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他没牙齿,我们就把饭菜煮得烂一点。”她说,这几年都和老人一起吃,像自己家人一样亲近,“一到吃饭时间就把饭菜端到房间给他吃,等他吃完之后再收餐具”。

现在,庄宝珍已经非常了解李抚西的喜好,知道他爱吃西红柿炒蛋、鱼等,不喜欢花菜等蔬菜。她有时候要出去买东西,让李抚西帮忙看着餐馆,李抚西也很乐意。

义工、志愿者:

纷纷加入爱心队伍

除了青阳供销社,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照顾李抚西的队伍中。李抚西所在锦青社区居委会,为他发放“五保户”补贴,得以保障他的基本生活。义工和志愿者们时常会帮他打扫卫生。3月13日下午,几名义工相约到李抚西的住处,帮他清理房间、打扫卫生,墙上、床上都钉上白纸,整个房间看起来更加亮堂。李抚西捡来的一些箱子之前被他随意丢在走廊上,义工们也细心地进行整理。

得知李抚西的衣服等都是由供销社的员工帮忙清洗后,晋江市民政局每周安排家政人员帮老人理发、洗衣服等。

英埔中心小学学生经常到敬老院开展爱心活动 (英埔中心小学 供图)

【爱心接力之洪肇战】

村民:

主动捐资建学校

受洪肇战热心教育的影响,英林镇西埔村的村民纷纷自发加入这场公益行动中来。“村里每次办喜事或者村民家有喜事,都会捐出一些钱用于村里的学校建设。”英埔中心小学校长许文生说,到目前为止,该校已经收到近500万元的善款,村里的教育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百岁老人许鸳鸯、企业家洪于广、西埔村村支部书记洪我海等热心人士,在看到洪肇战即使行动不便,依然坚持扶持村里教育,主动捐款几十万元。不少学生家长看到学校不断扩展,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却又缺乏资金,有的捐几千元,有的捐一万元,希望能够与洪肇战一起将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

学生:

多种活动来感恩

“3月学雷锋活动月,我们组织老师和学生到村里的敬老院为老人服务,洗地板、陪老人聊天。其实不止3月,平常我们也会带着学生打扫公共场所、种树护绿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感恩。”许文生感慨地说,学校的举措没有白费,洪肇战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这些学生。每当回到家里,不少学生都会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9年,时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的李成玉(右三)视察安海农资超市时,对农资超市经营模式表示肯定。 (安海供销社 供图)

【农资超市】

获总社领导肯定

安海供销社开办的农资超市里,挂着各种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提供农药、菜籽、农业器械等物品,全自助式购买让农民可以精挑细选。

2009年5月13日,时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一行到晋江考察供销合作社工作。他特地到农资超市考察,在听取市供销社主任和超市负责人介绍后,李成玉大力倡导农资超市为农民提供宽松、便捷、优质服务的经营模式,认为这样的为农服务工作很有特色。

李成玉说,晋江市供销社发挥新时期供销社的作用,开放办社,吸纳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入社,领办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社,创办多功能、一体化服务的农资超市,为农服务工作很有特色,实现了供销社与龙头企业优势互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社会服务效果显著,实现了多方共赢。

【社会反响】

集体入选“中国好人榜”

晋江市供销社的爱心行为逐渐得到社会认可,他们的故事在晋江广为传颂。2007年,晋江启动首届“美丽晋江人”评选活动,洪肇战入选“十佳美丽晋江人”。此外,他更是多次被评为晋江市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在第二届“十佳美丽晋江人”评选中,英林供销社成为唯一的获奖群体。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照顾非亲非故的智障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2012年8月1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12年7月“中国好人榜”名单揭晓。105名身边好人入选“中国好人榜”,英林供销社再次集体上榜,并在所属的“诚实守信好人”榜中得票数名列全国第二。该社还先后获得泉州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先进集体、晋江市创建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等荣誉以及中国爱心城市典范集体。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地志愿者来到晋江金井镇围头村敬老院,陪老人们聊天。爱心活动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常态活动。(晋江市青年志愿者协会 供图)

晋江市供销社开展农资科技下乡进村活动(晋江市供销社 供图)

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核心提示

乡村供销社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它经历了反复的体制变化:两次转为全民所有制和两次退回到集体所有制,后来供销社的性质就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变成了政府部门与企业的集合体。

虽然发展之路曲折,但晋江供销系统却不断涌现出爱心之举,让人颇为好奇——这些善举为什么都发生在供销社?为什么能持续这么多年?为什么发生在晋江?接下去,记者将继续为您解开疑问。

上世纪90年代,庄稼医生向农民讲解农业知识。(晋江市供销社 供图)

扎根基层 密切血肉联系

1952年6月,当地农民以一股2元入股,建立了晋江县合作总社。1953年后经过区域的调整、撤并,基层供销社机构相应调整。1954年10月,晋江县合作总社更名为福建省晋江县供销合作社。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对私改造,至1957年底,晋江共成立基层供销社16个,人员1619人。

这一时期,供销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筹集股金建立起来的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企业。它一方面与国家经济相联系,成为国营商业的助手;另一方面接受委托收购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为社员群众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成为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经济联系的桥梁。

上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是晋江供销社经济最辉煌的时候,包括石狮供销社、祥芝供销社、蚶江供销社、永宁供销社在内的成员人数超过2000人,创造的利润超过400万元。那时的晋江市供销社,成了成员的骄傲。

因供销合作社的性质,供销系统的组织形式采取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与社员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当时入股的成员成分以农民为主,办社宗旨为“为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服务”。晋江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室主任吴丽霞说,晋江供销系统在当时算是比较大的一个系统,市民有什么需要,往往都会求助于供销社,“比如李抚西就是当时青阳居委会送来青阳供销社的,李池池也是由好心人送来英林供销社的”。

虽然晋江市供销社成立至今发展之路颇为曲折,但从始至终没有改变的,是员工的为民情怀。在老员工们看来,无论是接力照顾李池池、李抚西,还是帮助困难员工周自强,抑或是员工之间的互帮互助,一切再平常不过了。

与辉煌时期的照顾相比,在困难时期供销社人依然能够心系他人疾苦则更加难能可贵。“池池在2007年做青光眼手术的时候,费用1万多元,员工们捐款还是能解决的。”英林供销社前主任施永坤说,可当池池2008年摔倒造成脑出血的时候,才真的是让人很揪心。“真的快撑不住了啊,医疗费用要近20万元,而且医生还说不一定救得回来。”当时,员工们工资并不高,20万元对大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为了医治李池池,施永坤自己掏了几千元,向直属的公司借了不少钱,还带着几名员工跑前跑后,从当地慈善机构申请了部分善款。员工们东拼西凑,总算是凑够了所有的费用。当时曾有人劝他们放弃,说怎么那么傻,非亲非故的。可员工们都说,30多年了,早就成亲人了,怎么可能不管他。

早在上世纪,晋江供销系统就常举行职工业务技术比赛,以技术服务群众。 (晋江市供销社 供图)

坚持不懈 创新服务“三农”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大,供销社一度因历史包袱重而运行效率低下、经营业务萎缩,形势不容乐观。1985年,渐走下坡路的晋江市供销社精简职能组,深入改革,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市场调节。改革让员工们的生活得到保障,也让善举有了接力下去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晋江市供销社主动适应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格局,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2008年,晋江市供销社被国家人事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2001—2006年度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据介绍,这项评比活动每五年举行一次,晋江市供销社是当年泉州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集体。

如今,晋江市供销社有13个基层供销社(青阳供销社、罗山供销社、陈埭供销社、池店供销社、磁灶供销社、东石供销社、安海供销社、永和供销社、龙湖供销社、内坑供销社、深沪供销社、金井供销社、英林供销社)以及4个直属公司(晋江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晋江市蔬菜果品公司、晋江市供销储运公司、晋江市土产日杂公司),在职员工580人,退休员工804人。

“根在哪里很重要!供销系统原始成员都是农民,它的根扎在农村里、群众里。”晋江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室副主任蔡文彬说,正是认识到群众汇聚的力量以及群众之间淳朴的感情,晋江市供销社一直办实事回馈着群众,拓展为农服务平台,满足农民多种需要。

今年3月1日春耕来临之际,晋江市供销社组织精干农资科技服务队,到晋江龙湖镇后溪村开展农资科技下乡进村活动。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向农民分发农技实用知识相关手册和宣传材料,增强农民识农业技术能力。安海供销社、陈埭供销社等供销社的庄稼医生坐堂问诊,接受农民咨询,同时,现场赠送化肥,并无偿维修农具。

晋江市供销社农副产品信息服务中心信息员吴式良介绍,随着时代发展,晋江市供销社慢慢完善信息服务站点、农资咨询服务站等为农服务载体,编发信息简报12期,接受各种咨询5555人次,开展大宗农产品产销调查预测和市场价格行情分析,通过网上发布商品供求信息,促成农资商品交易2295万元。

当群众用自发的爱心善举点亮供销系统的光芒时,供销系统也努力办实事回馈着广大群众。

晋江育婴院的老师(左一)与孩子们谈心(陈晓东 摄)

为民情怀 跨越不同年代

晋江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室副主任蔡文彬认为,晋江市供销社的“为民情怀”,与员工们互助合作的集体意识密不可分,“供销社朴实无华、团结互助的做事风格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1981年,蔡文彬来供销社工作时,一个宿舍住八个人。集体生产生活培养了员工之间互助合作的精神。1983年的冬天,晋江市供销社果品公司前业务股长黄卿德半夜突发尿道结石,疼得受不了,舍友急忙将其送到附近医院。医生打算采用“跳跃排结石”的方法,要求黄卿德跳一跳。疼得力气全无的黄卿德根本跳不起来,供销社两名员工便搀着他,带动他一起跳,配合治疗。黄卿德的妻儿因身体原因根本无法来医院照顾,供销社员工们便帮忙垫付医药费并轮班照顾。

上世纪80年代,时任果品公司经理的洪我凭患胃病住院,女儿在上学,儿子在外出差,妻子一人照顾不来。供销社员工们便自发轮班来照顾。

除了扶助这些病弱员工,供销社也致力于营造大家庭的温暖。1995年,晋江市供销系统在职员工900多人,而退休员工达到1200多人。当年,晋江市供销社离退休协会成立,同时要求各基层社也成立协会。基层供销社直属公司纷纷为离退休协会捐款,用于协会日常开销。每年,协会都会为65岁、70岁、75岁、80岁的副股级退休员工过生日,组织一些员工带些鸡蛋面线、蛋糕到寿星家里,陪他话家常,和他吃蛋糕。晋江永和供销社离休干部苏宗锭已经80多岁了,退休后一直在为村里筹钱修路,造福子孙后代。过生日时,供销社员工们特地给他做了一个寿匾,让老人颇感欣慰。

去年,单是晋江安海供销社就慰问特困、重病退休人员41人次,发放慰问金20100元。该供销社员工高性强现在已经54岁了,精神失常,父母双亡,至今未婚,由其姐妹照顾。安海供销社了解情况后,每月给其发放生活费500元,并为其申请办理每月42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费,同时,多次向晋江市民政局、晋江市总工会申请各种补助,共计3000元。

正是这样浓厚的互助氛围,让供销社员工们理所当然地把弱势群众视为亲人,自发接力照顾着。

无论在何时,晋江市供销社的员工们都始终铭记社训中的“奉献”二字,无论是帮助他人还是彼此之间互帮互助。蔡文彬介绍,1992年供销社改制后举步维艰,什么都必须依靠自己,当时以洪肇战、施养鹏等为代表的晋江市供销社领导班子提出全社员工必须自强自立,商讨得出八字社训——自强、开拓、奋进、奉献。

艰难时期主要强调自强不息,但为什么还要有奉献精神?蔡文彬说,这是因为供销社的性质原本就是农村商业,是由当地农民自发入股的合作企业,“既然是由农民发起,自然是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要有奉献精神”。尽管到了1978年左右,供销社的员工里多了上山下乡的青年、补员人员以及退伍军人等,但一代传一代的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未变。直到今天,八字社训仍旧是晋江市供销社员工的基本准则,“奉献”这个词更是深深地印在了供销人的脑海中。

“供销工作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促进供销社的振兴发展。”蔡文彬如是说。

晋江市慈善总会为听力不好的小朋友开展助听活动 (晋江市慈善总会 供图)

传承发扬 托起爱心之城

不少关注“晋江供销社现象”的市民把目光聚焦在晋江这座城市。2012年12月,晋江市获得“第二届中国爱心城市”荣誉称号,成为由国家授予的首个县域单位爱心城市,也是福建省第一个爱心城市。

事实上,晋江人早有“爱拼敢赢、乐善好施”的传统。古有明代富商李五,今有民营企业家许连捷、洪肇明、丁和木等,在事业有所为的同时,都不忘帮助困难群众。

晋江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龚子猛介绍,2002年,晋江民营企业家发起成立了晋江市慈善总会,并实行自我管理运作的模式。大概谁都不会想到,12年后,筹集到的善款总额竟会达到近20亿元之多,受惠群众16万人次,其中来泉务工人员占了约15%。

晋江市深沪镇72岁的林显老人在揭开蒙着双眼的面纱之后,再一次重见灿烂的阳光。在此之前,他患有白内障,视力逐渐模糊。就在做与不做手术之间纠结的时候,镇里为他带来了好消息——晋江市慈善总会将出资为他免费治疗白内障。林显老人只是这几年晋江市慈善总会复明工程中受益者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2月28日,晋江市慈善总会已为晋江市1442名白内障患者做了复明手术。

此外,12年来,晋江市慈善总会为17836名(含来泉务工人员650多人)特困对象解决治病、生活困难问题,补助被征迁困难群众27896名,资助12536名贫困学子就学,为675名特困残疾人配置轮椅、假肢,为931名失聪老人和儿童装配助听器,为299名特困残疾人与100名五保户援建了住房,为2200名特困户购置电视机,慰问贫困母亲700名,扶助91734名低保户参加新农合……从成立至今,晋江市慈善总会的爱心款涉及群众所需的各个方面,而仅2012年一年,就投入近10亿元的爱心款。

据晋江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李海蓉科长介绍,目前晋江市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协会共有2家——晋江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晋江志愿者协会,登记在册的爱心团体有25家。晋江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王思思告诉记者,该协会内共有5000多个志愿者,2002年成立至今设立了五十几支服务队,其中比较特色的是由“90后”青少年组成的“九零H”服务队。

“九零H”志愿服务队于2010年初成立,当时队长是19岁的吴俊荣。服务队创建后,由于成员都是学生,没有经济收入,经费问题摆在了吴俊荣和他的伙伴面前。于是,每年七夕举行玫瑰义卖成了募集经费的方式之一。

晋江青阳街道青华养老服务站是“九零H”服务队的服务基地之一。逢年过节时,他们会利用募集来的善款为老人买礼物、表演节目,给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带去温暖。每个月,“九零H”志愿服务队都会到晋江晨露幼儿潜能开发中心看望自闭症儿童,与自闭症儿童互动。

除了默默奉献的志愿者队伍,社工也正在用他们“专业”的爱温暖这座城市。据晋江市民政局吴志峰副局长介绍,晋江共有7家社工机构。自2008年全国首次推行“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以来,我省已有2198人取得这一职业资格,其中,晋江有近300人。

一滴水虽不起眼,千千万万滴水则会汇聚成江河。正是代代晋江人的仁爱之心,让慈善之举在晋江永不磨灭,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2013年4月,晋江市首家农民田间学校成立,晋江市供销社员工为农民做农业指导。 (晋江市供销社 供图)

晋江一企业家(右一)自学手语,和厂里的残疾人员工交流。 (陈晓东 摄)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