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灰黑蓝到“我型我秀” 泉州百姓服装变奏曲
三个泉州人眼里的服饰变迁
早期缝纫机大多是用脚踏的 (晋江档案局 供图)
有穿衣服的,自然就有做衣服的、卖衣服以及缝补衣服的,对于后三者来说,服装之于他们,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见证。
卖衣服 从色调不多到款式包罗万象
张加泓是泉州最早经营服装生意的人之一。从1979年至今,经历了30多年的卖服装生涯。
改革开放后,凭票购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人们对衣服的需求多了起来。一些有生意头脑的泉州人,在当时最为繁华的市区中山南路指挥巷摆起了卖衣摊。衣服大多是从晋江金井一带运过来批发的。指挥巷有四五十个衣服摊,但卖的衣服也就几种,色调并不多。张加泓回忆说,那时候一般人工资每月10多元,而一件好的羊毛衫也要10元左右,即使这样贵,还是供不应求。
做衣服 从一年一身衣到一天三换衣
一把剪刀,不同年代,裁出不同样式的服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山装、干部装;上世纪80年代,是喇叭裤、西装、蝙蝠衫;上世纪90年代,则已是五彩缤纷……市区中山路的许阿姨一家,几代人都是裁缝,见证了泉州人在着装上的变化,
“早些年,妇女装束一般是大旗衣或者斜胸衣,用来做衣服的材料一般都是棉布、纱布、粗布和蚊帐布。”许阿姨说,老百姓真正把衣服当做“服饰”来穿,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在上世纪80年代,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都引领过潮流。
“以前人穷,只要是衣服就穿;现在的人讲究年龄与款式、颜色搭配;以前的人‘一年一身衣’,现在的人‘一天三换衣’,穿衣不但讲究‘合身’,更讲究‘品牌’。”许阿姨说,有个街坊上世纪80年代时20来岁,因为结婚,做了一套西装,这套西装除了春节、元宵节,只有红白喜事才穿,而且穿了七八年,直到颜色由灰色褪到白色。现在,这个街坊每年都来店里做衣服,一做就是几套。街坊说,做衣服价钱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穿得合身,跟得上时代。
许阿姨的顾客,大多经历了这样的转变。“早些年,人们一般一年才做一两套衣服;现在,衣服太多都怕‘撞衫’。”以前慢慢被冷落的裁缝店,现在生意又好起来了,“人们穿衣更追求个性、舒适,当然,布料绝对要好。”
- 2012-10-23石狮在上海召开座谈会 纺织服装是名片和未来
- 2012-10-22天气渐凉 石狮服装企业备足材料开足马力赶生产
- 2012-10-19石狮6家服装企业将进京舞秀 展现闽派服饰设计
- 2012-10-17石狮第三季度出口服装2.74亿美元 形势仍严峻
- 2012-10-17石狮6企业跻身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
- 2012-10-17泉州快时尚女装崛起 集体扩张遇“快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