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渔村生活变迁 “非遗”传承人和他的米螺筛
米螺筛的历史有多长,谁也说不清了。施纯献说,从他懂事的时候,就看到爷爷在做,他的技术是跟着父亲学的。要制作一个米螺筛并不简单,得完全依赖手工,是一种非常细致的活儿。小小的一个筛,就有编筛网、筛嘴、筛边、筛柄等近十个步骤,得花上两三天才能完成。筛网的制作也不容易,从剖竹到削竹再到编筛丝,把一根竹子变成细丝,不仅要有灵巧的手,还要有极大的耐心。
改革开放后,晋江的经济发展起来了,渔村人的生活也开始改变,人们出外打工和挣钱的门道多了。筛米螺这活太累人,而且海滩上的米螺越来越少,如今还愿意到海里筛米螺的村民已没有几个了。米螺筛的需求量直线下降,近十多年来,就只剩下施纯献一个人在编,现在也只有他一个人懂得全部的工序和细节了。如今,他做米螺筛,主要是卖给花蛤养殖场,让他们用来捞花蛤。不过,一年也就几十个。
几年前,施纯献开始用铁丝网当筛底,节省了剖竹、削竹、编筛丝的时间,并且因为用的是不锈钢丝线,不易损坏,因此更受欢迎。经这样技术改良,现在做一个米螺筛,可以卖400多元,但成本材料费就要100多元,算下来工钱也不高。因为收益低,并且业务量少,所以,学编米螺筛的人一个也没有。
米螺筛制作工艺虽然被列为晋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施纯献不知道这对自己有何帮助:因为既没有资金方面的资助,也没有具体的政策扶持,对学习者也没有任何奖励,这门技艺依然还是在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也许有一天就消失了,谁知道呢?”施纯献不知道,尤俭信也不知道。
□本报记者 吴家阳 通讯员 王建新 文/图
记者手记
面对消亡 做好收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生产工具的消亡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曾经的耒耜、曾经的犁耙、曾经的碾车、水车、戽斗……许多我们先人的发明都已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面对消亡,我们仍然可以有所作为。我们应该对所有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品、技艺进行收集、整理、存档。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博物馆,通过音像、文字等手段,对这种技艺和实物进行保存、展览。多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看到先人的智慧结晶,了解到先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
今天的物质积累和技术手段让我们有能力来做好这项工作。对于那些传承不下去的技艺和物品,就让他们永存在博物馆,永存在电子资料中,那不也是一种传承? □家阳
- 2012-11-17石狮"非遗"放异彩 四级"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 2012-07-28泉州艺术馆暑期免费培训 孩子假期学“非遗”
- 2012-06-28南安洪濑一村民热爱锡雕 欲申请市级非遗传承
- 2012-06-27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南安利用好“非遗”
- 2012-06-16好看好听好玩好吃 石狮非遗项目惊艳亮相福州
- 2012-06-13惠安石雕成了厦门的非遗? 系新增了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