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学界再掀“朱学”热潮 朱熹与闽南文化之缘

qz.fjsen.com 2012-12-14 17:00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石井书院

朱氏三代 与泉结缘

朱熹是中国封建时代影响极为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说起朱熹,多数人是知道的。但说到他与泉南文化的历史渊源,知者寥寥!

泉州是朱熹青年时期做官讲学之地,又是他一生多次来过的地方。当年,喜好山水之乐的朱熹,利用公务之暇常常与朋友相偕遍游泉州名山胜景,在游历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以纪念他的出游及感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朱熹多次到过泉州境内的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惠安等地区,在诸多名山胜景留下诗作:泉州东海法石村宝觉山上至今保留有朱子所题的匾额。朱熹在游览安溪山水期间还品题了“清溪八景”;他曾经在永春县桃城镇环翠亭论诗讲学,留下了“青蛙带枷镶环翠”的传说。永春的岩屏山也因朱熹临下山时一句“兴此岩也,必聚众仙。山有仙则名,此山必仙众而鼎甲,宜易名鼎仙山”的感慨而建起了鼎仙岩。朱熹游南安雪峰寺时,见景作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被人千古传诵。另据考证,朱熹在泉,曾多次游历九日山。他对泉南诸山所吟咏诗作的数量,以九日山为最。且在不同的心境之下,留下了不同意境的诗歌。首次游九日山,朱熹留下了《题廊然亭》、《题九日山》、《题九日山乱峰轩》、《题九日山石佛岩》等诗,而后又与泉人傅自得月夜载酒泛舟金溪,留下了“扁舟转空阔,烟水浩将平。月色中流满,秋声两岸生”等诗句。

朱熹和他家人,除了朱熹本人外,其父朱松与其子朱在也与泉州有着深厚的渊源,朱松曾任石井镇(今安海镇)监税。在他赋任安海时,常集优秀士子讲习“义理之学”,并得到了当地人的支持。于是,建立了“鳌头精舍”,让他传播理学;嘉定年间,朱熹第三子朱在以荫补官,通判泉州,应安海士民要求,创办书院。由此可见,朱氏三代振兴泉南文教,人文兴盛,学术研习盛况空前。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