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打假人“潜伏”泉州 一年案值上百万元
职业打假人的存在客观上净化了市场
□早报记者 李菁 王小冰 胡彦明 文\图
【编者按】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早报“消费维权”系列报道持续关注消费者权益,曝光消费侵权现象,直击行业坑人黑幕,敬请关注。
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开设维权曝光台,如果您是深受其害的消费者,请拨打我们的热线;如果您是知道黑幕的“深喉”,期待您的参与。
“3·15”快到了,打假成了热门话题,职业打假人也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泉州,也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同样依靠打假为生,但是,他们身上有着泉州特色。据一位知情人士介绍,泉州的职业打假人多受雇于国际一线品牌,并非自由打假人,也就是说,他们为泉州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也尽了一份力。
去年泉州查处假货案值近3000万元
记者从泉州市工商局公平交易科了解到,2012年,泉州一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228件,案值2987.45万元,罚没866.57万元。另外,查处产品质量案件250件,案值102.84万元,罚没141.13万元。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泉州一年来的公平交易案件中,商标侵权案件占据了极大的份额。所谓的商标侵权案,就是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通俗来说,商标侵权的商品中,有不少就是假货。
据了解,近年来,职业打假人打假举报案例越来越多。据业内人士透露,职业打假人举报的案件案值都不低,尤其是针对国际一线品牌商标侵权的举报案件。
相关新闻
- 2013-03-12手机当砝码记住重量 网友教你如何对付“黑心秤”
- 2013-03-12员工曝料药水改生产日期 一品牌果冻“被年轻”
- 2012-03-15吃穿住用行总有"消费陷阱" 盘点常见的消费纠纷
- 2012-03-15商家没有最终解释权 贵宾不“贵”霸王条款欺客
- 2012-03-15芦荟汁饮料食用量需控制 没标“慎用”得下架
- 2012-03-15福建发布3·15红黑榜 多家泉企产品抽检不合格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