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崇武鱼卷深沪水丸齐名 獭窟鱼签想抱团打品牌
“放到80℃的油里炸熟了吃,香脆可口,还带着浓浓的鱼香,光春节期间就卖了1000多斤。”说起泉州台商投资区的特色小吃,当地人一定会推荐獭窟鱼签。在该区的獭窟岛(即现在的浮山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鱼签。一到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尝过鱼签的人,不论身在深圳、广州还是厦门,都会让人帮忙邮寄过去。
然而,口感不比崇武鱼卷、深沪水丸逊色的獭窟鱼签,目前产量小,市场局限于本地。用浮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强舟的话说,要打响獭窟鱼签的品牌,让它家喻户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习生 陈灵 郭慧杰 本报记者 晏琴
流传历史悠久
技艺代代相传
“用家里的简易设备制作,1年也能卖1万多斤。”在浮山村做鱼签生意已10年的曾慧群向记者介绍鱼签的制作工序:以鳗鱼和“狗母鱼”等鲜杂鱼为原料,用机器碾磨成泥浆状,配以淀粉和适当的食盐、味精,加水搅拌均匀,放入锅中蒸熟晾干,再切成薄片,然后放于竹筛里或石板上晒干,便成为鱼签。“既可以炸,也可和面煮着吃,密封后能保存1年。”
“村里的鱼签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代代传承,并不断完善创新。”浮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强舟介绍,浮山村四面环海,从来不愁原料。岛上居民基本会做鱼签,通常自家食用或赠送朋友。现在村里销售量较大的只有曾慧群和曾东瑜两家。
“春节过后,经常接到来自深圳、广州、厦门的电话订货,还有人建议我们开网店。”曾东瑜的鱼签包装上印着“曾记浮山鱼签”字样,“自己起的名字,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真正的品牌。”
小作坊模式
成本高渠道少
然而,好吃又能长期保存的成品鱼签,在进行最后一道晾晒工序时,却受到阳光、空气湿度等气候限制。“以前通过电视、收音机来了解天气情况,现在加上手机。”曾慧群说,由于从开始制作到成品需要3至4天时间,若不能精确预测最后一两天的天气,大量鱼签得不到晾晒极易变质,因此鱼签无法全年生产。
除了因没有风干设备而需“靠天”晾晒,冻库等其他配套设备的欠缺也增加了原料加工、运输的成本。曾东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渔民处买来的白鳗或“狗母鱼”1斤6元以上,聘请工人去骨加工或搅成鱼浆后,每斤纯鱼肉成本大概8元至9元。运到惠安崇武的冻库保存,两个月的寄冻费每斤0.3元多。半斤纯鱼肉,加四两淀粉以及调味品,才能制成半斤鱼签,算下来成本7元至8元。而曾东瑜售卖的鱼签1包近半斤,终端零售价仅10元。
经过诸多工序制成的鱼签在简易包装后,或卖给本村的干品店,或批发给经销商,渠道单一。“没有统一、响亮的品牌名,没有专业的销售人员和渠道。”张强舟说,獭窟鱼签就算再好吃,终究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 2012-05-24安海西垵优越地理成就传奇美味 好井水煮出土笋冻
- 2011-12-29申请历时2年多 晋江首个地理商标深沪鱼丸获批
- 2011-10-18"深沪鱼丸"地理商标过初审 有望成为晋江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