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渔村生活变迁 “非遗”传承人和他的米螺筛
施纯献细心修补米螺筛
77岁的施纯献坐在自家堆满红薯干的储物间里,正在翻修一个米螺筛。他戴着老花镜,神情专注,灵巧的双手将桐丝线紧紧地缠绕在筛框边。
许久没有接到订制米螺筛的业务了。以前,他一年可以卖出成百上千个,现在一年也难得做几十个了。
施纯献住在晋江市龙湖镇鲁东村,一个只有1000多人的海边小村。他是晋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米螺筛制作工艺的唯一传承人。
米螺筛是一种在海滩上捞米螺和花蛤用的工具,由竹子、杂木和铁丝做成,状如大簸斗。不同的是,下面多了一个由几根竹子做成的底座,上面多了一根拉的竹竿和两条腰带。使用时,把腰带绑在身上,手里握着竹竿,边斜着把米螺筛往沙里铲,边提起竹竿抖动,沙从缝隙里漏掉,筐里就只剩下米螺了。
鲁东村委会主任尤俭信说,筛米螺是一项体力活,村民站在海滩上,海水齐腰甚至更深,用脚探出海滩上是否有米螺,然后就开始筛。头顶烈日,身子浸泡在海水中,可谓“水深火热”。筛好后,还要挑着百十斤重的米螺回村,非常累人。三四十年前,鲁东及周边的村庄,家家户户都有米螺筛,家家都会去筛米螺。米螺全身是宝,把它磨碎之后,肉可以当菜吃,壳可以烧成灰,磨出来的米螺汤可以当肥料。在那个化肥还是稀罕物的年代,庄稼要种得好,肥料不可少,米螺汤就是上好的庄稼“补品”。因为米螺筛浸泡在海水中,竹子很容易烂掉,所以米螺筛的需求量很大。整个周边村镇,只有鲁东人会做,所以大家都要到鲁东村来买。
相关新闻
- 2012-11-17石狮"非遗"放异彩 四级"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 2012-07-28泉州艺术馆暑期免费培训 孩子假期学“非遗”
- 2012-06-28南安洪濑一村民热爱锡雕 欲申请市级非遗传承
- 2012-06-27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南安利用好“非遗”
- 2012-06-16好看好听好玩好吃 石狮非遗项目惊艳亮相福州
- 2012-06-13惠安石雕成了厦门的非遗? 系新增了保护单位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