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新“国五条”出台近一周 泉州市区二手房交易量飙升

qz.fjsen.com 2013-03-07 07:33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算笔账

1.5%还是20%合算? 不一定

从事中介工作20多年的王先生认为,一旦原来按总价1.5%征个税的方法取消,现按转让所得的20%征收个税,影响最大的是市区房改房、经济适用房等老房子。以市区红梅新村为例,目前的房价在9000元/平方米左右,90年代初只要2000多元/平方米,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原来只要交1万多元的个税;如按转让所得20%征收,意味着要交11万多元的个税,相差甚远。当然,如果扣除转让税金、装修费、贷款利息等合理费用,个税肯定小于11万元,但也必然大于1万元,此外,这些合理费用需要提供相关收据证明,很少会有市民保留相关证据。而类似情况的小区泉州还有不少,如:圣湖小区、云谷小区等。

相对老房子而言,近几年购买的房子若再次转让,按转让所得20%征收个税会更划算。市民陈女士前年在浮桥摩卡小镇购买了一套房子,总价约58万元,目前算下来总价约涨了4万元。按全额1.5%征收个税的话是9000多元,按转让所得的20%征收只要8000元。在泉州东海、桥南、城东等许多新建的小区,整体房价涨幅不大,按所得的20%征收更便宜。

观后市

短期影响有限

新“国五条”出台后,房地产界相关人士认为,新政主要针对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及一些房价上涨较快的二、三线城市。与这些城市相比,近几年泉州市房价上涨幅度不大,相对较为平稳,因此影响有限。不过,房管部门对此表示不予置评。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陈金龙:对于此次楼市新政,虽然相关细则还未公布,但就目前来看,楼市新政出台对于投资型需求及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泉州市购房者情况分析来看,投资型需求的购房者相比福州、厦门等二线城市少很多,而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有限,因此房地产交易的主体主要还是集中在刚性需求的购房者。然而,近几年来泉州市刚性需求的购房者增长缓慢,因此,此次楼市新政对泉州市房地产市场影响不会太大。就短期来看,该楼市新政短期内可以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但长期效果如何,则有待观察。

大江盛世营销总监陈香农:新“国五条”中,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对于一些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不排除出台房产税方面的政策。这让许多人担心,等相关细则实施后,泉州市二手房买卖将严格执行按照差额的20%征收个税。因此,该新政出台对泉州市的二手房交易市场具有直接的影响,许多人希望赶在相关细则出台实施前,完成二手房交易的相关手续。对于拥有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而言,他们担心二手房价格过高,导致买家选择一手房。而部分投资型的买家此时可能就会持观望态度,等相关细则实施后,再做打算。另外,对于一些有刚性需求,且首次购房的买家而言,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一手房。因此,就近期来看,楼市新政对于泉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大,这两天各大楼盘看房的人与楼市新政出台前并无太大变化。

泉州易嘉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吴疆:泉州作为三线城市,投资性购房相对较少,刚性需求者占很大一部分。因此,此次楼市新政出台,对于泉州市二手房交易市场影响有限,二手房交易也未呈现如其他城市相同的井喷现象。

昨天记者从泉州市多家银行了解到,银行方面尚未接到二套房贷政策调整的通知,依然执行首付比例六成、贷款利率1.1倍的标准。

此次新规提及,“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根据城市人民政府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

记者从兴业银行了解到,目前该行还没有接到关于二套房贷的调整通知,对于是否提高首付比例、基准利率都要根据政策下达的具体细则而定。目前仍执行首付比例六成、贷款利率1.1倍的标准。而中国银行、建行和农行也都未接到调整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通知。此外,记者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如果申请用公积金贷款买二手房,个人最高可贷款40万元,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公积金,最高可贷到80万元。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