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惠安雕艺产业之变 延伸产业链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qz.fjsen.com 2014-04-24 17:12  刘益清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惠安雕艺产业之变

在惠安县崇武镇一家石企车间内,惠安女正在加工出口的玉雕工艺品。林辉 摄

惠安雕艺大师创作的马丁·路德·金雕像,矗立在美国纽约广场上。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刘益清提供)

东南网4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这里不是雕刻石材、木材等材质的产地,却是驰名海内外的雕艺之都;

这里的能工巧匠,能让世界各地的石头、木头、玉石等材料脱胎换骨,成为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杰作。

这里就是惠安,一个盛放千年、闻名世界的雕艺之乡。雕天地秀色,刻万种风情。具有千年雕艺历史的惠安,从历史深处走来,在与现代文化思潮、技术手段、时尚追求的碰撞中,革新求变,不断延伸雕艺产业链,开拓着全新的发展空间。

惠安雕艺,在智慧与巧手中,在延伸变革中,正实现华丽之变。

日晟石业公司作品日月潭文武庙石刻,展示了雕刻与建筑融合的美感。

A一家石雕企业的转型

惠安东部重镇崇武,一个著名的旅游古镇,一个作为中国南海与东海气候分界线而人尽皆知的名镇,而世代相袭的雕刻产业,更让这个海滨小镇充满魅力。

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到崇武的游客熙熙攘攘。他们大多冲着古城和惠安女风俗而来,但也有不少人是因为对崇武雕刻情有独钟。

4月13日,在靠近崇武主街的昱泓宝典展馆门口,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参观、欣赏雕艺杰作。一位西安游客说:“看完崇武古城,再来参观这个集石雕、玉雕、木雕于一体的展馆,零距离接触惠安雕刻艺术,真是大开眼界,别有一番收获!”

昱泓宝典展馆展示的,不仅有传统惠安石雕艺术精品,更有大量构思巧妙、雕工精湛的玉雕、木雕作品,清晰显示出惠安雕刻产业链延伸变化的轨迹。展馆主人叫王新阳,今年46岁,出身雕刻世家,15岁便随父学习雕艺,迄今已在雕刻行业摸爬滚打了30多年,见证了惠安雕刻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

从上世纪80年代至新千年头十年间,王新阳创办的豪阳石材公司销售额在1亿元上下,但在他不惑之年开始遭遇发展瓶颈。如何突破传统的思维,走出石雕的局限?如何实现雕艺产业的转型?对石头有着天然感情的企业家兼雕刻艺术家们,凭着雕艺技术优势,一脚坚守石雕,一脚扎进玉雕、木雕领域,终于闯出一片新天地。

从2009年起,王新阳和他的创作团队,花了5年时间,研发、设计出中国龙、东方神兽、十二生肖等6大系列玉雕、木雕新品,先后亮相雕刻界,广受好评,被誉为他的转型力作。去年底,由王新阳的新公司昱泓工艺有限公司选送的“龙生九子”、十二生肖等系列玉雕、木雕作品,在第二届中国雕博会上一推出,即引起轰动,十二生肖玉雕精品在现场被抢购一空,江苏一家收藏公司展会未结束就专程赶赴王新阳在崇武的公司总部考察,签下总价300多万元的订单。

王新阳是土生土长的崇武人,早年擅长宗教及建筑用各种雕刻设计,尤以设计龙柱、龙形雕刻品闻名海峡两岸。在他的昱泓展馆里,花神的妩媚多姿、仕女的典雅高贵、寿星的祥和仁慈等,与玉的灵秀温润、木的柔软质朴相结合,赋予玉雕、木雕作品精微细致的神采仪态,勾摄人心。

“我做了30多年石雕,这些年一直面临石材资源枯竭、污染严重、人力成本高、利润下降等问题。为了让企业保持活力、持续发展,在政府引导下,我坚定了转型的决心。”王新阳告诉记者,惠安的雕艺技术传承千年,闻名遐迩,从石雕向玉雕、木雕及贝雕、瓷雕延伸,创造更高的附加值,是必然的选择。以佳木良玉作为材质雕刻艺术品,对雕工要求更高,附加值也更高,议价空间更大。同样面积或体积的玉雕、木雕作品,价格可能是石雕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让我们创新转型更加有底气、有信心。”他说。

工艺大师在指导工人进行雕艺创作。

B一个大师群体的崛起

在2012年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的工艺大师雕刻艺术精品拍卖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黄泉福创作的汉白玉“祥云观音”经过几十轮竞价后,以480万元落槌,成为成交价最高的作品。

“在大师时代,最能体现出大师价值的就是大师个人的创意理念,他们对产品外形、艺术性和内涵的表达,都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评价。”黄泉福说。

大师时代,是以艺术大师为主导、以富有创意的优秀作品左右经济价值的时代。在惠安,一批崛起的艺术大师,正把当地雕艺产业演变成令人瞩目的“大师经济”。

黄泉福说,大师是重要的品牌源,但不论企业或大师品牌的发展,都要依靠经营来维持。“我公司开发的系列产品,最初几个不同型号的作品由我亲自完成,其他的由开发团队来做,当然价格会因为作者的不同而有差异。这样既能大量生产,又能满足高中低不同的市场需求。”他说。

目前,在惠安雕艺企业营销过程中,不少企业借助工艺雕刻大师的设计创新来提高雕刻作品的艺术价值。大师级的艺术家在好材料的基础上,善于融入其独特的创意特质,价值不言而喻。目前,艺术大师作品受到市场普遍追捧,大师品牌为“大师经济”的崛起起到了推动作用。以第一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雕艺精品拍卖会为例,17位惠安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推出雕艺力作72件,63件成交,现场成交金额达1924.5万元。

“大师的创作理念和技艺,赋予了作品更高的艺术性和附加值。他们的精品值得收藏,升值空间大。这是惠安大师作品拍卖会成交率高的关键。”一位雕艺收藏家说。

2012年和2013年在惠安雕博会上连续两届举行的专场拍卖会上,拍卖作品成交率达87%,这些作品均出自惠安本土工艺大师之手。可见,在惠安,工艺大师开始呈现群体的影响力,得到雕艺界、收藏界的高度关注。

大师群体的出现,是惠安雕艺产业的一笔重要财富。截至去年底,惠安县拥有石、木、玉雕等雕艺企业9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石雕艺术大师6人、木雕艺术大师2人,省工艺美术大师17人、省工艺美术名人48人,中、高级工艺美术师600多人,雕刻世家23个;拥有福建省著名商标的雕艺企业10家。惠安雕艺产业“大师经济”渐成气候。

正因为大师群体树立起惠安雕艺在国内外雕刻界的品牌美誉度,世界一大批具有标志性的雕塑,选中惠安雕艺家。美国马丁·路德·金大型雕像、湖南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大型雕像、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石雕展品《惠安女》、金门郑成功大型雕像……这些形象生动、风格多样、颇具影响的作品,皆出自惠安雕艺大师之手。

依托大师群体,培育“大师经济”,已成为惠安县提升文化内涵、推动雕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该县通过雕艺节、雕艺班等载体,开展评选惠安雕艺突出贡献奖、艺术成就奖、新人奖、雕刻世家等活动,鼓励企业家、雕刻世家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立人才培育基地、学生实践基地、大师创作基地,申办雕刻艺术传习中心,薪火相传,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打造大师文化企业,就是要发挥惠安雕艺大师群体专业优势和领军示范作用,”惠安县县长洪于权表示,“以大师的智慧创造带动大师文化企业发展,让大师文化企业带动整个行业,提高竞争力,进而引领雕艺行业转型提升。”

C一个传统产业的突围

惠安雕艺,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是中国南派雕艺的代表。惠安先后被授予“中国石雕之都”“中国雕艺之乡”等称号。2006年,惠安石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去年11月,惠安被中国民间艺术协会授予“中国雕刻艺术传承基地”称号。

经过1600多年发展的惠安雕艺,目前已形成集设计研发、加工安装、销售服务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延伸拓展出玉石雕刻、建筑装饰装修产业,成为全国雕艺产业规模最大、生产加工能力最强、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惠安雕艺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全县雕艺行业实现增加值逾50亿元,占全县GDP约13%;规模以上石雕企业产值超160亿元,雕艺产品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四成以上。

但作为一个脱胎于传统工艺的产业,惠安雕刻产业大部分企业长期局限在石雕领域,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永葆活力?

创新、创造、创意,是惠安雕艺拓宽发展空间的主动力。大师群体的涌现,就是最引人瞩目的亮点。惠安县委书记肖汉辉说,培养大师、扶持大师,推动“大师经济”发展,是惠安雕艺产业的战略选择。去年,该县出台了雕艺产业扶持政策,计划在十年内创建大师工作室、雕艺创意创作机构各100个。目前,已在黄塘聚龙小镇规划建设一批较为集中的大师工作室,从雕艺领域拓展到碑石、建筑工程一体化领域,逐步实现“家家户户都是工作室”的设想。县里还通过财政补贴,鼓励雕艺技术人才参与大师评定,制定出台《雕艺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石、木雕作品版权保护工作方案》,推动雕艺大师队伍不断壮大,保障大师合法权益。

为加快打造大师文化企业,去年惠安县出台《大师文化企业评选管理办法》,根据有实力、有品牌、有规模、有市场、有前景、有潜力和新科技、新创意、新材料的评选要求,评选文化产业发展“强”、“佳”、“新”星级企业,认定了首批17家大师文化企业。这些企业在项目审批、资金补助、贷款授信等方面,可得到重点发展扶持。

在惠安雕艺界,近年流行着一个新概念——整体解决方案,其内涵是雕刻企业同时介入工程建筑领域,成立相应的工程建筑公司或古典园林建筑公司,承接有特殊审美要求的城市公共建筑、园林建筑的整体工程。

惠安日晟石业公司就是这样一家新型企业。董事长蒋杰雄说:“以前公司只注重个体雕塑,如今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学会了做更丰富的产品。”日晟公司已成为一家集设计、生产、安装一体化的石雕艺术作品创作企业,承接的工程项目在台湾就有上百个,日月潭文武庙是其中经典之作,岛内各界盛赞其“雕工精美、造型壮丽而有非凡气象”。

进入建筑领域,使惠安石雕实现利润和产值双丰收。走过20年的共荣石业公司,就在不断延伸关联产业链中,实现了华丽转型。1995年,日本墓石产品十分紧俏,国内大多石材企业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墓碑石,共荣公司却一反常规,挺进石刻市场,产值一下子从几百万元增至2000万元。2002年,中国房地产业趋热,共荣又嗅到商机,把主要精力转到开发建筑用的异型石材上。几年后,共荣申请到国家一级建筑装修资质,成为集石雕石材加工和建设施工为一体的复合型企业集团,年产值一举突破2亿元。公司不仅掌控了石雕加工生产、装饰装修等所有环节的利润,还拓展了土建、木作等环节的利润空间。如今,共荣正筹备上市,谋求更大发展。

在同时拥有一家石雕公司、一家古建园林工程公司的王经民看来,石雕业的发展应努力拓展建筑幕墙、城市雕塑、园林景观等业务,把惠安雕刻艺术融入建筑修饰之中,这样既可扩大惠安雕艺产业的市场,又可提升建筑产业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王经民举例说,一家中等规模的石雕厂若只做石雕产品,一年产值不过几百万元,但如果具备园林古建一级资质,进入园林古建领域,每年产值至少千万元。

“市场需求的大小,决定了产业发展规模的大小。”惠安县石雕石材同业公会会长、豪翔石业董事长蒋细宗告诉记者,过去仅仅依靠墓碑、工艺品这样的小市场,惠安石雕很难做大做强,现在越来越多的雕刻企业拓展产业链,走与建筑产业相结合之路,促进石雕业与建筑业两大产业共荣发展。惠安不少企业正是在这样的开拓探索中,实现从材料雕刻到建筑设计、施工、安装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增强企业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对此,惠安县政府也给予支持,鼓励企业申报园林古建、建筑幕墙、装饰工程等施工专业系列资质,对新获得或重新就位的一、二级资质的企业,也给予相应奖励。

雕艺之花,为何常开不败?

从传统石雕,到向木雕、玉雕、贝雕等相关雕刻领域延伸,从单纯雕刻,到强势介入园林古建、工程设计、施工、装饰等建筑全产业链,惠安雕艺产业,在一次次创新求变中,完成了华丽转身。

雕艺产业,是惠安最大的支柱产业和涉及人口最多的民生产业,历来有“雕艺兴则惠安兴”的说法。

惠安雕艺为何能代代传承,于今更加弘扬光大?其奥秘,既在于良好的成长土壤,更在于善随时代之变而创新。

惠安雕刻源远流长。古代,雕刻为工匠谋生的技艺,雕工大多出于民间。在惠安这个缺水浇灌、农耕条件艰苦之地,工匠是社会的支柱,是家庭的脊梁,备受尊重。雕刻作为建筑的配套,历来颇受重视。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制定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使以建筑闻名天下的惠安,雕刻工艺、产业协同发展。正是由于根植于惠安这片产业传统深厚的土壤,雕艺之花,开得分外妖娆。

除了社会土壤好,雕刻艺人善于创新创造,特别是当代雕刻艺术家、企业家灵活变通,立足于雕艺而不拘泥于艺术,挟一技之长,驰骋于石雕、木雕、玉雕等众多雕刻领域,使古老的雕刻艺术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价值获得极大提升。更可贵的是,当代惠安人跳出了雕刻的狭小天地,打造出雕刻与建筑结合的全产业链,颠覆了1000多年来的雕艺产业经营模式,赋予雕刻产业全新的生命力。惠安雕艺从此迎来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产业格局,惠安雕艺与建筑的优势,像一对孪生兄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附加值更大、竞争力更强的产业。

惠安雕艺之花常开不败,另一个奥秘,是人才济济,大师云集。一个地方发展模式可以被模仿,但一个地方的文化、大师群体很难被完全复制,这就是惠安在竞争激烈的雕艺市场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所在。

这些大师级人物,虽然不像娱乐明星那样被追捧,但在中国雕艺界、收藏界,他们每一件作品的问世,往往能引来关注的目光。一位收藏大家对记者说,大师群体是惠安最宝贵的财富,只要有他们在,即使雕艺市场一时低迷,但复兴的原动力就在大师身上,产业随时可伺机突破。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