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制造业引领“蓝色泉州”崛起
泉港再出发:
瞄准中下游产业链
刚刚闭幕的今年9·8投洽会,由中石化、埃克森美孚、林德气体和沙特阿美等世界级石化巨头参与投资的泉州市泉港区4个石化项目进行签约,投资额4.8亿美元。记者从泉港石化工业园区了解到,今年的拟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石化中下游产业链关键项目。
资料显示,由福建炼化公司、埃克森美孚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及沙特阿美海外公司等拟增资2.5亿美元,在泉港石化工业区南山片区新建年产18万吨环氧乙烷、年产20万吨乙二醇两个项目;福建炼油公司与林德气体(香港)有限公司拟合作增资6000万美元,新建一座规模为每小时3.3万标立方米的空分装置,主要生产氮气、氧气等;闽发国际(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拟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在泉港新建年产3万吨氨纶切片生产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泉港石化基地将肩负起更重要的使命,即更加紧密地同泉州甚至是厦漳泉区域产业联结在一起。《泉州市“十二五”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规划》曾经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划,其中就包括多元化烯烃原料产业链,苯产业链,C4、C5、C9综合利用产业链,通用和专用合成材料产业链,煤制合成气(或氢)产业链等,产品包括合成橡胶、石油树脂、溶剂油、化纤、添加剂以及各种工业气体。
“石化项目的投资,是无法立竿见影的,只能是导向性的作用,未来各种细分会更明显。”泉州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人为,泉港石化的底子,已经打得较为牢固,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与纺织服装、工艺制品、装备制造等产业联合进行产品深度开发。
泉惠新崛起:
激发海洋码头力量
9月6日,记者驱车前往泉惠石化工业区采访,刚好遇到“五大战役”检查组。园区的工人告诉记者,并不是因为有了检查才忙碌,在项目开工以后,一直都处于快节奏的施工当中,“这里原来就是海,没想到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发到这种程度。”
很多外来工甚至本地人,依然对“外走马埭”叫得不顺溜。在2005年10月,中化集团项目正式落户惠安以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回填工程就拉开序幕,包括陆域回填和海上吹填,至今已达投产要求。根据惠安县方面的估算,项目总投资287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14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惠安GDP”,每年能纳税超百亿元。
“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这是泉惠石化工业区的“十二五”奋斗目标,并将“中化项目建设、引进企业落地、配套设施建设”作为三大突破,力争到2015年,达到每年15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到2020年,达到每年3000万吨炼油和2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
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是至关重要的生命线。目前,已有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永悦科技、瓯昌树脂、东峻化工、劲贤化工、中鑫化工、三星精细化工、禾丰新型化工、长兴化工、峻昌化工、中仑实业、德国梅塞尔气体等十几个项目落户,展现了强劲的新引力。
业界人士分析,泉惠石化工业区的成功,在于激发了海洋工业码头的力量。坐落于惠安东北部斗尾港口经济区内,周边还有泉州造船厂、泉州修船厂、原油码头等临港工业项目,以及青兰山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中化10万吨级、5万吨级、3万吨级、1万吨级4个码头,外走马埭作业区8个3000吨级码头,还有规划中的黄干岛45万吨码头,加上泉三高速南惠支线、向莆铁路湄洲湾南岸斗尾支线等,海、陆双栖为“中枢”提供了区位便利。
- 2012-09-12困境中谋转型发展 泉州船厂或进军海油平台建造
- 2012-09-07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来晋江调研海洋经济及整治
- 2012-09-04晋江出台措施打造蓝色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 2012-09-02晋江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九条措施打开新局面
- 2012-09-01晋江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召开 做强“蓝色经济”
- 2012-09-01科技创新海洋经济旅游产业 为晋江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