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茶叶质量安全管控成效显著 全国推广安溪做法

qz.fjsen.com 2013-02-01 15:31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盘点2012年安溪茶业,可谓亮点频频,特别是在茶叶质量安全管控方面,安溪的很多做法走在全国前列。农业部专门组织专家深入安溪进行调研,得出安溪县“管理措施有力,监管成效显著,茶叶质量安全状况显著提升”的结论,并形成《产茶大县如何保茶叶质量安全——安溪县的探索与启示》调研报告,在各产茶县大力推广。

农资专营铲除隐患

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加强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管是关键。安溪县政府从理顺农资经营体制入手,将6家农资经营单位与原主管部门脱钩,联合组建“安溪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以下称“新合作农资公司”),对农药、肥料实行专营,并由县供销社归口管理,原6家农资经营单位作为新合作农资公司的分公司继续保留。

同时,新合作农资公司按照“村村设点、优化布局、规范经营、方便农民”的原则,在全县各村(居)设立农资经营网点,实行统一准入招标、统一货源配送、统一最高限价、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服务指导,建立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其他单位、个人申请农资经营资格,必须得到县供销社的布点许可。

此外,安溪县政府还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农资经营管理实施细则和年度考评管理办法等制度,对新合作农资公司下属分公司及其经营网点强化考核和管理。其中,对各分公司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每年度由相关部门对各经营分公司进行考评,按得分高低排序,最后一名且得分低于75分的直接取消经营资格、注销营业执照;对其下属农资经营网点实行规范经营等级评定,按照A、B、C、D四个等级对所有经营网点进行评级。

“纵横”网络齐抓共管

围绕保障支柱产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安溪县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狠抓责任落实,着力构建全县上下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

“纵向插到底”。安溪将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责任,按照县、乡、村三级进行划分,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在“县”层面,成立了县长亲自挂帅的“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全县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指导、综合协调工作。在“乡”层面,各乡镇政府均成立了农资监督管理机构,对农资市场开展经常性巡查和督查,并督促包片、驻村干部做好辖区内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在“村”层面,村(居)民委员会设立村级农资监督员,监督跟踪村(居)民使用农资产品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乡镇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

“横向管到边”。制定出台《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农业、工商、供销社等部门在农资监管工作上的职责分工。如明确县农茶局负责农资准入审查把关、对辖区内农资经营和使用单位的农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检,查处禁用农资产品等。此外,还明确了质检、安监、交通、物价、农协、公检法以及宣传部门的相应职责。如,规定县安检局负责加强化学危险品(农药、肥料)安全使用的监管;县公检法部门负责及时受理、依法查处农业、工商等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等。

综合执法管控有力

农资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明确,仅解决了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和责任边界问题,要将各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位,关键还要看执法。

2002年8月,安溪县编委就批准成立了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2006年11月,县编委正式核定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的编制为5人,并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管理。2010年,安溪县农茶局整合农业行政执法职能,成立了安溪县农茶果渔综合执法大队,核定编制为16人,规格为副科级单位,承担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2010年10月,安溪又在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加挂“安溪县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大队”的牌子,增加事业编制8名,明确全县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工作以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为主,工商局、供销社、县茶叶总公司等单位配合。县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大队下设4个监督中队,每个中队6个人,分别从农业执法大队、工商局、供销总社、茶叶总公司抽调固定的人员组成,每个中队下辖6个乡镇。此外,各乡镇还成立了农资监管分队,由乡镇政府、工商所、农技站等单位分别抽调人员组成,分片区对农资经营网点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监督,在农资供应旺季集中进行市场巡检。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