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探秘惠女服饰起源 是唐时遗风还是疍民风情?

qz.fjsen.com 2013-07-26 10:37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褡裢如今比较少人用了

配搭篇

贴背防寒,褡裢渐遭淘汰

[净峰小岞]

在清末时期,为了保暖。净峰、小岞的妇女选择“贴背”即无袖对襟夹衣作为背心,用以防寒。“贴背”的里用“城内葱”,面用月蓝布,后期兼用梨雪布,长度同上衣。而进入20世纪,“贴背”仅用面布制作,长度也逐渐缩短至臀部。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贴背”出现了简单的镶边,即在两肩的开口处连同前襟、两裾以及背片各镶两行的白滚边。

[崇武山霞]

与净峰、小岞“贴背”不同的是,崇武、山霞妇女的“贴背”为无袖夹胛,前短后长,上半部用蓝色,下半部用褐红或黑色布剪成椭圆形缝接着。前短至腰间,后长至衣沿。其对襟旁两边还有两个开口,可以插手取暖或藏钱物,且正反两面均可以穿着。

惠女上衣中还有一件名为“内衫”的紧身小衣,其用以束缚胸部,在崇武城区的人多用单色布,郊区则用画布拼接,无袖(或短袖)对襟有密排纽扣。一直到20世纪末,“内衫”逐渐被现代内衣取代。

褡裢(又叫“插么”),是一种口袋,呈长方形,用蓝、黑二色布缝制,中间开口,两头装东西,其在开口两边分别缀接各一半长的黑、绿色布,并刺绣简单的花纹,4个角饰有4束金黄等色的须。褡裢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淘汰,并被黄色的竹花篮取代。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