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探秘惠女服饰起源 是唐时遗风还是疍民风情?

qz.fjsen.com 2013-07-26 10:37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每逢盛会,惠安女就会盛装出行。(林水坤 摄)

与这一传说相呼应,在学者陈国华在1984年所著的《惠安女族源初探》一文中也曾有所论述道:“惠东南服饰与越南京族、黎族,广西、云南、贵州的苗族、瑶族较为相同。”当中所谈及的少数民族皆属于百越族的后裔,而从现有的惠女服饰中,也能发现与一些少数民族服饰的相似点,如惠安女头戴斗笠时,有点像黎族人和京族人。而其短小的上衣,则颇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而所绣纹样则与瑶族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此外,惠女所穿的衣裤色彩也有着蒙古族喜爱的颜色,如绿色、黑色、蓝色,而这些用色也与云南水族的服装相似度甚高。

多年来,在对惠女服饰进行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惊奇地发现,这种带有强烈少数民族特征的服饰在汉族服饰中是十分少见的,尤其是它与苗族、瑶族、黎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着相近似的纹样和用色,而这也许与惠东族群源于闽越族的原因有关。

此外,我也认为惠女服饰在发展中汲取着华夏族的一些东西,如绣花在华夏族早期服饰并不多见,直到清代才多了起来,而从清朝的官服民服上也可看出其对于惠女服饰的影响,由于这个时期为晚清时期,人们习惯穿着马甲或者一个多纽袢的背心,由此也对近代惠女服饰有着影响,特别是惠女身着的用以防寒的“贴背”。

此外,由于迁徙各族的影响,各朝代的纹样在惠东妇女服饰样中均有反应,如元代的缠枝莲,唐代的穿枝式组织形式,宋代在唐草纹或写生折枝花基础上略有变化,清代的吉祥纹样等,这些现象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惠女服饰在纹样上汲取着多民族的历史文化符号。因此我也认为,惠女服饰的主流是起源于古百越诸族,而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其不断汲取不同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并产生一定的变异,才衍生出富有特色的服饰,进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